托拜尔斯决定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好与杨锐深入的聊天,并试探杨锐的想法。
根据他对杨锐的了解,一个合适的时间,大约就是杨锐享受美食的时间。
正如健身时的人总是不那么好说话,享受美食的人总是比较好说话的。
这个机会,在某位官员送来两只野鸡后,被托拜尔斯得到了。
虽然85年的中国,野鸡并不少见,但杨锐还是盛情的邀请了托拜尔斯。后者自然是兴致勃勃的参加了品鉴,还特别带了瓶白葡萄酒来参加。
白葡萄酒是从京城运过来的,开瓶以后,已经称不上美味了。
不过,一群人还是吃的很开心。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反过来,是他讲故事的天赋,让他成为了金牌补习老师,以至于最终创业,成立了自己的补习学校。
在杨锐看来,说服家长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之一,因为家长非常之敏感,又对教学质量、价格、安全等等方面毫不让步,可以说,家长几乎都是难缠的顾客。
比起说服家长来,餐桌上的随口聊天,随口讲故事,简单的就像是做算术题。
托拜尔斯却是眼神越来越亮。
他看过杨锐的采访,包括的采访,但面对面的聊天,更容易让他感受到杨锐说话的魅力。
托拜尔斯认为,杨锐说话的魅力,这种仿佛演讲般的感染力,有一半是来源于杨锐帅气的外表的,他就像是一名年轻的政治候选人似的,一半靠脸一半靠说。
虽然与专业的政治候选人相比,杨锐说话的水平仍显逊色,但考虑到候选人们往往经过了专业的训练,这些差距就很容易被托拜尔斯所忽略了。
毕竟,到了杨锐这个位置的学者,还要能说会道的,实在罕见。
你是一位天生的故事人。托拜尔斯了一句。
托拜尔斯突然感觉到了无比的轻松。
达尔贝科提出的三点要求,托拜尔斯觉得,最困难的就是最后一条,完善杨锐讲故事的能力。
在托拜尔斯看来,这种能力几乎就是天生的。
而且极其难得。
会讲故事的顶级科研学者,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
科研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生活,科研是需要象牙塔外的供应的,怎样说服普通人供应自己,这个课题经久不衰。
同样是说话,普通人从生理上来说,他们天生就爱听故事。
人类这种生物,它天生就是爱听故事的生物,而非喜欢获取理论和抽象概念的种类。
但能讲故事的高级学者寥寥无几。
在上古时代,牛顿这样的学者还可以期待文章撰写者,或者科学史工作者,或者新闻工作者来完善自己的故事,然而,进入现代以后,再想依靠其他人来完善故事就不容易了。
讲故事的能力更是普通人难以获取的。
托拜尔斯有了这个认识,整个人都有些焦急起来,他略显匆忙的将达尔贝科要求的三个问题进行了确认,也不管好坏与否,吃完饭就直奔邮电所。
达尔贝科先生,您一定要留下杨锐。托拜尔斯打通了达尔贝科的电话,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达尔贝科懵懵懂懂:我们当然要留下杨锐了,有什么问题吗?
我强烈建议,您能面对面的与杨锐交流。我相信,有杨锐站在您身边,国会都会多拨钱给我们。托拜尔斯的口气相当稳定。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