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在北大安心的读书,科研,无论有什么事,不管是工作方面的,生活方面的,还是研究方面的,你都来找我,我,还有学校内的其他领导,都会帮你解决问题,想办法的。
坐在办公室里,校长再次给杨锐安心。
杨锐笑笑:我这次不就是找了您嘛。
我看你也是犹豫再三才找的我,老庞这次太过分了,我还特别警告了他!校长说起来,也是咬牙切齿,究竟几分真几分假,就难说了。
杨锐耸耸肩:庞暮是想我和光同尘,本来,我也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但这个时间,不行!
校长郑重点头:诺贝尔奖提名还没有拿到,诺贝尔奖还没有参评,要是就冒出丑闻来,未来谁知道会有什么变数!你放心吧,学校一定会仔细审查此事,还你清白名声。
多谢校长,我相信,只要一切放在阳光下,任何蝇营狗苟都无法生存。
说的对。校长微笑着想:真是年轻人啊!
阳光太强,不止会杀灭蝇营狗苟,还会杀灭一切生物呢。
不过,想到诺贝尔奖,校长却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同时,他对庞暮父子的痛恨也变的实实在在了。
诺贝尔奖的难度太大了,其中究竟有什么讲究,有多少蝇营狗苟,他没有亲自接触过,也说不上来,但是,面对这么大的事情,不说确保万无一失,减少自己这边的问题,总是没错的,就好像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了,学校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学生打扫卫生,而且要把边边角角都打扫干净。
的确,领导来检查,可能坐到食堂包间里就不走了,但你能为了这种可能,而干冒风险,不让学生在数九寒天的擦玻璃,洗窗台吗?当然不行!
对学校来说,普通的学生就和羊圈里的羊一样,养的肥一点瘦一点都没有关系,平均一下就好。
可诺贝尔奖获得者,那就不是普通学生了,那是羊圈里的金毛羊,掉一根睫毛下来都是24k纯金,能换十斤猪肉的,跺跺脚,拉泡屎,更是足够换一屋子的小羊羔。
学校辛辛苦苦的努力耕耘,为的是什么?是领导头上的乌纱帽吗?这个虽然也是要有的,但还有培养出精英人才的目标,这个目标,才真正的决定领导头上的乌纱帽。
ashash我校连续20年,每年培养出5000名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的标题,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但是,我校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名,这就是最无可辩驳的成就了。
当然,诺贝尔奖是有点难了,但诺贝尔奖提名也是很不错的。
想到此处,校长又道:杨锐,一会儿,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们就要来了,和之前一样,采访和纪录片一起来,应该会加上你与理查德的学术竞争的内容,你考虑一下怎么说。
可以谈到庞校长了?杨锐问。
本来,家丑是不好外扬的,但是,一位捂着盖子也不对,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就好了。校长说着停了一下,道:这是集体决定。
杨锐愣住了:真能说?
他刚才只是随便问问,没想到校长竟然是真的答应了。
能说。校长的脸上看不出啥表情来。
杨锐想了想,又问:采访能说,纪录片也能说?
都能说,采访说得,纪录片自然也说得。
好。杨锐痛痛快快的答应了,其实,采访也就算了,纪录片可不一样,后人再缅怀这段公案的时候,纪录片几乎是可以作为史料来研究的,只要杨锐动动嘴,庞校长等于要被他钉在耻辱柱上。
然而,杨锐才不会为庞校长的倒霉流一滴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