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为了说服夏侯武,王后还以文武两派,就像是人的双腿一般。
单靠武将治国,无疑是在用一条腿走路。
这不是长久之计。
真正能让赤胜屹立不倒的根本,是文武和睦,文武并重。
不存在哪派压过哪派!
只要文武百官齐心协力,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赤胜终究能重回巅峰,绽放出应有的光彩来!
夏侯武被王后说服了。
事实上,他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
无非就是他认识的文官,个个都恶心透顶了。
这才使得他,极度仇视文官。
但事实上,在夏侯武步入朝堂前,他其实挺尊敬儒生的。
因为他自己本身没啥文化,所以对于才华横溢的儒生,他一向都非常尊敬。
只是,后来这个观念变了。
太多的朝堂文官,让他失望,直至绝望。
和夏侯武一番详谈后,王后回去没多久,就殉情了。
夏侯武知道后,伤感了很长时间。
所以,他排除了王后的嫌疑。
他不相信这个贤明的王后,会是加害保德帝的罪魁祸首。
显然,她并不清楚那些记录阎翰博文章的纸张,会有致命的危害。
随着夏侯武的调查,矛头渐渐指向一个叫做姬沫的宫女。
这个宫女,曾经因为救过王后一命,从而被保德帝赐姓。
虽然,姬沫名为宫女,但不管是保德帝,还是王后都当她妹妹来对待。
她不住宫中,在宫外有保德帝赐予的府邸。
但她却能随时入宫,探望王后……和保德帝。
当然,她每次入宫,名义上都是打着探望王后的旗号。
但事实上,她每一次都能遇到保德帝。
这女人,似乎对保德帝特别有好感,男女之间的那种好感,不是兄妹那种。
只可惜,保德帝这家伙,有点一根筋。
他和王后感情极好,当时宫中虽然还有几个嫔妃。
只是保德帝从来没宠幸过她们。
连嫔妃都是如此了,更别说什么姬沫了。
事实上,保德帝直到死,恐怕都不知道姬沫对他有意思。
而姬沫在整个事情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
王后缘何会知道千里之外的“大贤”阎翰博?
就是姬沫告诉她的。
包括,阎翰博的那些文章,也都是她带入宫主,交给王后的。
通过调查,夏侯武发现,姬沫和一个叫做池阮帆的儒生,关系极其密切。
这池阮帆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白脸。
他长相和气质,略有些形似保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