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二章:新戏首演

浑厚而通透的声音,初听还有些生涩越听越觉圆润,待头声拔地而起,听起来只觉脑瓜子嗡嗡作响,正是云遮月的嗓音。

“好,唱得真好,声音通透,吐字、发音、用气、行腔皆调度自如,浑然一体,可见瑜老板的功力。”

“恬淡雍容,内涵筋骨,瑜老板果然深得余派真传啊!”

“一开场就这么唱,瑜老板今天是准备卖力气了。”

“哈哈哈,光听这一嗓子就值回票价了,剩下的,都是赚的。”

“好好好!”

“彩彩彩!”

台下戏迷疯狂叫好,瑜老板得了个碰头彩。

所谓碰头彩,是指那些京剧名角在台上第一嗓子之后,下面的观众开始齐声叫好。

而有的剧开头没有唱词,那底下的观众就会在名角刚出幕就开始叫好,一直到名角亮相为止。

坐在二楼坐席上,听着身边戏迷专业而深奥的点评,看着他们含笑点头,不时想要和自己来个心领神会的对视,蔡青却只能回避他们的眼神,不觉有些无趣。

什么恬淡雍容,什么行腔运气,什么余派不余派的……你们说的,我也听不懂啊。大家都不在一个频道,对视就没必要了吧。

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苏槿,她倒是却听得津津有味。

“明镜高悬照万方,

丹心一片保朝堂。

萧何昔日曾造律,

那个敢犯法王章?”

王瑾瑜口中念了几句京白,又暗自表道:“老夫,窦天章,大周为臣,蒙圣恩放我江浙巡按,一路上代理民词,恩赐尚方宝剑,先斩后奏,此去江南衣锦还乡,正好借此探望我的女儿窦娥。

中军何在?”

中军:有。

窦天章:吩咐外厢开道。

中军:外厢开道。

台上唱的这出戏名叫《六月雪》,前世是由程艳秋先生改编完成,原本取自元代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以及明代叶宪祖《金锁记》传奇,而《感天动地窦娥冤》则是取自民间传说东海孝妇的故事。

第一场戏很快唱完了,瑜老板扮演的窦天章上了官轿之后,就与中军和四名衙役一起退了场。

接下来上场的是一名英俊小生,正是京剧三团的后起之秀林如白。

林如白开口唱了一段西皮原板:

“幼年间父早丧秉承母训,

每日里对寒窗苦读诗文。

愿今科乡榜上功名有分,

慰高堂与娘子光耀门庭。”

唱完这段戏词,林如白又向台下观众自白了身份:“小生蔡昌宗,不幸爹爹早年亡故,老母吴氏,我妻窦氏倒也贤惠,今乃大比之年,理应进京赴试,只是有老母在堂,不敢远离,不免请出母亲商议此事。

娘子,搀扶母亲出堂来。”

由于这出《六月雪》是新戏,台下的戏迷不仅要去品评台上演员的唱功和做功,还要听清楚戏词,这样才能勾勒出完整的故事。

原来这人名叫蔡昌宗,娘子姓窦,再联系之间瑜老板扮演的窦天章要去看自己女儿窦娥的情节,这人物关系也就串联上了。

坐在二楼座位上,苏槿也在心中梳理着这出戏里的人物关系。

就在此时,只听帷幕后一个极其好听的声音传了出来:“有请婆婆出堂。”

话音一落,全妆全扮的青衣沈悠携着扮演蔡母的老旦孙晓棠一起出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