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种田纳税,那是天经地义的,没听说朝廷免了种田的税呀!”
老汉听到这话脸上顿时露出狡黠的笑容。魏</span>
“咱跟你说,你可别跟别人乱嚼舌头。”
“咱家钻了个空子,咱家十口人都在一个户头下没分家,按照皇太孙的新政,人均两亩地以下不用交税,俺们家正好卡线,当然不用交粮哩!”
“这点地老汉俺一人就能拾掇明白,仨儿子领着媳妇去金陵打工,又能多挣一份钱!”
韩清听到这儿顿时知道老头为啥神秘兮兮的了,因为按照大明律,他家这种情况是要分家单独立户的。
这老头肯定是买通了里正,或者是卡了个修黄册的bug,这才将三个儿子都登在自己户头下。
老汉得意洋洋的说完,脸上随即露出失望之色。
“不过这事也就占几年便宜,等过两年再重修黄册的时候,咱家那几个儿子就得单独立户哩,这地到时候还得重新分分,看咋弄能不用交粮……”魏</span>
韩清又跟老头聊了一会儿,在得知村里大多数青年人都去城里打工,留下的多数是老人和孩子之时,也就悻悻的离去了。
然而,他刚走到村头,又被一个高门大院人家的婆娘给叫住了。
“喂那货郎,有上好的丝线没?”
韩清本来都不想搭理这婆娘了,无奈在村口看到两个穿着官差衣服的人,只能硬着头皮转身往回走,去跟那个足足有一指厚肥膘的婆娘周旋。
“这位大姐想要啥样色的丝线?”
中年女人闻言眉毛一挑,满脸不屑的道。
“你都有啥色的?”魏</span>
“咱这儿啥色都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就连京城富贵人家用的金丝银线咱都有!”
中年女人听到这话,颇为意外的看了看韩清,心道这货郎好大的口气,竟然还有金丝银线?
“真的假的?”
“咱跟你说,咱可是见过世面的,别拿铜丝糊弄咱!”
韩清也不跟他废话,在货担里翻了翻,翻出一扎金线递过去。中年女人看了看,见果然金光闪闪,像是足金抽出来的金丝,脸上这才多了几分郑重。
“看上去还不赖,那就一样给咱来上一桄吧……”
“好嘞!”魏</span>
韩清再次弯下身子在货担里一阵翻检,不过在翻检之时,他眼角的余光一直注视着村口那两个穿着官差衣服的人。
当他见到两个官差径直朝着他走来,他的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一只手也伸向了货担的最里边,紧紧的握住刀柄,准备随时抽冷子给这两人来一刀。
然而,就在韩清以为必有一场恶战之时,却只见那两个官差越过自己,朝着中年女人走了过去。
“王赛花,你家地到底卖不卖,赶紧给个痛快话。”
中年女人一听这话,当场扯散头发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丧起来。
“乡亲们出来评评理呀,官府强买强卖呀,呜呜呜……”
两个官差见状赶忙后退几步,离着王赛花两丈远道。魏</span>
“王赛花,收起你那撒泼打滚的勾当!”
“俺们只是奉了县令老爷的命,来给你传个话。”
“你要是现在卖地,县里按照市价收,咋地都好过你找不到佃户,每年还得白白交着皇粮强吧?”
王赛花闻言朝着两个官差“呸”了一口。
“啥叫按照市价收?”
“一亩地八两银子的市价,还要分十年结清,一点利息都没有,你当咱是傻子不成?”
“俺家三代人,省吃俭用攒下这几百亩地,不能到了俺这儿给败了!”魏</span>
两个官差见王赛花如此执迷不悟,只能撂下几句狠话离开。
事实上,县令给出的命令就是买卖自由,全凭自愿。
如果不是县令逼得紧,他们俩连乡下都不想来,随便打发个二溜子就能过来传话。
“行行行!”
“既然你不愿意卖就自己留着,反正县尊大人说了,赋税一文钱都不能少,交不上税县里就收你家地,到时候一文钱都不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