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这事之前,他以为会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无非就是看看出货多少,收入多少银钱之类的。
然而,当他接手之后,看到几大摞账本,彻底被几个不起眼的作坊给震撼到了。
这里边有他们去年到今年的所有原材料采购账目,以及不同时节的销售账目。
除此之外,还有人员的工资、培训、补贴等等,林林总总达到几十项。
张宗浚一开始还觉得皇太孙过于细致了,可随着清点账目的工作进行,他对皇太孙的佩服之情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先不说皇太孙这一年来赚的银钱,单说他搞出的这个复式记账法,就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有借必有贷!
言简意赅,却直指大明现有的流水记账法弊端。
只要严格按照复式记账法,每一笔支出和收入,都能一一对应上,任何人想做假账都难如登天!
张宗浚想到这里,顿时明白皇太孙为啥敢当甩手掌柜了。
原来不是皇太孙懒惰,也不是他比老皇帝更敢信任人、任用人,而是他早就在用人、信人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能保证不被手下人蒙蔽!
制度在先,信任在后。
这才是皇太孙的用人之道!
张宗浚忙了一天,也只查阅了不到一小半的账簿。就在他打算再接再厉,完成手头上这本之时,杨新炉笑呵呵的从门外走进来,对着众人说道。
“大家都辛苦了。”
“今天就先干到这儿吧,宫门外玄武车马行的马车已经准备好了,诸位拿着各自的打车便条就可以免费乘坐!”
所谓的打车便条,乃是皇太孙给文华殿的官员们发的福利。每人每月三十张,不管什么时候用车,也不管用车路程远近,只要支付的时候付给玄武车马行的车夫便条,就能抵消坐车的车钱。
不过,有些家庭拮据的官员,宁愿“腿着”走回去,也不舍得用打车条。
他们会把打车条卖给同僚,或者卖给车夫,车夫低价收购,拿着打车条去换钱。
本来还想加班的官员听到这话,赶忙放下手头的工作,将毛笔在笔洗里涮了涮,挂到笔架上准备离去。
张宗浚也不例外,他现在就是随大流,和光同尘,绝不当出头的锥子。
即使要当,也不是现在。
更何况,他有绝对的自信,只要自己想出头随时都可以,不急在这一时。
现在老皇帝和新太孙之间还没爆发冲突呢,谁知道未来的结果会咋样?
张宗浚可是文华殿的老人了,深知这里边的凶险。
当年太子跟老皇帝政见不合,老皇帝都借着由头处置了几个太子府属官,甚至连老皇帝的师傅宋濂都发配云南了。
他得观望一下,看看皇太孙的秉性,能不能保得住手下,值不值得他辅佐。
张宗浚起身朝着杨新炉躬身一礼,随即潇洒地告辞离去。
他不缺那点钱,直接拿打车条支付了打车钱,坐上玄武车马行的马车回家。
然而,刚走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马车停了。
“什么情况,这不是本官的家吧?”
“张大人,前边有人要见你!”
“见我?”
张宗浚掀开车帘一看,只见是一个他最不想见到的人。
“不用理他,直接过去!”
玄武车行嗯车夫也想过去,无奈前方都被路封死了。
朱允炆下了马车,来到张宗浚面前躬身一礼。
“张先生!”
“孤上次多有失礼,还望先生海涵!”
朱允炆这几天通过“斗破苍穹”跟表姐传信,被表姐狠狠地数落一顿,让他务必收服张宗浚。
朱允炆在表姐的再三提醒下,这才硬着头皮过来。
张宗浚见状只能无奈地下车,依照朝廷礼仪给朱允炆见礼。
“淮王殿下,您这又是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