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四十二章 咱死了岂不是正遂了你的愿?

“我们银行存钱时非但不收保管费,每个月还能给您一定的利息,非常地划算哟!”

张斌闻言呵呵笑道。

“这个以后再说,老夫今天过来就是看看,如果以后有需要再来找你打听!”

“哦……”

林阿焕闻言有点小失望,不过依然非常礼貌地跟张斌告辞,去找下一个顾客介绍。

金陵银行外边有很多像她这样的人,都是从希望学堂高年级里招来的临时工。

张斌看着林阿焕蹦蹦跳跳离去的背影,心里暗暗想着,雇佣女童,伤风败俗这条能不能作为弹劾的条款呢?

不过,这个想法只在他的脑袋里转了一圈,就被他给打发了。

现阶段来说,皇太孙的手段有些过于出神入化了,非但他看不懂,就是朝廷的部堂高官们也看不懂。

证券交易所,银行……

这都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东西呀!

相对来说,银行还好,毕竟市面上本就有一些类似的店铺。

然而,那些银柜只是代为保管银钱,非但没有利息,反而还要收取保管费!

如果要运送银子去外地,还要收取一份运费和保费,专门雇用镖局来运送。

可是到了皇太孙这里,非但不收钱,还给储户钱,这会不会是骗局呀?

先把百姓的钱骗到银行里,然后过几年银行一关,百姓的钱全都要不回来?

张斌的担心不无道理,甚至很多百姓也是这样的忧虑。

因此,不论林阿焕如何卖力地游说,依然很少有人会动心。

因为自古以来的官府下限都不高,坑蒙拐骗算斯文的,强取豪夺是正常。相对来说,大明朱家这样的朝廷,已经算是对百姓好的了。

最起码,百姓给朝廷交了税,服了劳役后,皇帝是真不折腾你。

张斌不是一个人,在排队的人群里,有不少都察院御史言官,还有部分大理寺的官员。

他们都是来探听虚实,为下一步“规劝”皇太孙做准备的。

在他们之外,还有一群别有用心者。

比如说,秦王朱爽、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人。

他们本人当然不敢进京,但是听闻大侄子这边搞得有声有色,还是派出各自的管家、掌柜前来看热闹。

只是朱允熥的手法太高,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他们派出来的管家和掌柜也就看了个热闹,根本看不清朱允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韩清也在人群里排着队,侧耳倾听着林阿焕的介绍。

相较于其他人的懵懵懂懂,他已然听明白一些了。

皇太孙很缺钱!

皇太孙想干很多大事!

所以皇太孙为了吸引人存钱,这才会给予存钱者一定的利息。

这是一种变相的借贷!

只是皇太孙能还得起吗?

据他所知,老皇帝根本没将朝政大权交给他,他能直接管理的只有松江府。

韩清想到这儿,决定先存个一万两,看看大户到底怎么个“大”法,都有哪些特权。

顺便也进入银行内部看看,如果机会合适的话,想办法把银行给抢了!

只要百姓听闻银行里的钱被抢了,一定会蜂拥而至来取钱。

到时候皇太孙拿不出钱,必定会引起百姓不满,老皇帝不满。

这样一来,朱允炆那个废物岂不是就有了机会?

韩清早就放弃在朱屠户活着的时候搞事情了,甚至对于朱允熥他都有点打怵。

虽然他没接触过朱允熥,但听闻过不少朱允熥的事情。

十二岁就敢杨帆出海杀倭寇,这怎么看都不是个善茬啊!

再加上他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搞出三味书屋、明钢、煤球三大产业,名下还有无数的新奇作坊,哪一件都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在金陵银行门口众人心思各异之时,此间的始作俑者一大早就出了宫,跟着皇爷爷和一干皇子皇孙去了城外的钟山。

今天是五月十七,懿文太子朱标的忌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