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于@-塔读,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
到最后的时候,以三千快骑袭击楚王亲率的十万大军,出奇不意,一举击溃楚国大军攻入楚都。
而此时的后金所采用的也正是此计,一直不停的在边关叨扰大明军,让大明军疲于应对,而且大明国库空虚,要常年部署兵力对抗后金,这也让大明越来越困难,若说主动出击,同样也是出奇不意,毕竟后金以为大明不敢攻击讨伐后金,反而会取得成效。
当然袁崇焕之所以不同意主动出击,其实也非是胆怯于后金,而是知道宁远大捷其实也是因奇而胜,胜在守,胜在有那些红衣大炮。
可若是主动出击,那么红衣大炮就无法发挥作用,而远途追击更是会让大明军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而对于后金来说,却不惧于大明军的远途追击,他可以更灵活更随意,若主动撤退,那么大明军就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境,若后金反攻,大明军就会陷入死战。
袁崇焕作为主帅自然不会冒此大险了。
当然兵无常势,谁也不好说谁对谁错,就好像足球场上,是防守反击还是主动进攻,其实一切还要看自身的实力,无所谓好坏之分。
“满将军说得是,不知督师为何觉得固守宁远却不趁胜追击主动攻击后金有什么不妥呢,在此本官也是不得其解。”
李延宗此时倒是又换了风向,主动支持于满桂的主动出击了。
袁崇焕此时也是看了一眼李延宗,冷冷一哼道:“李大人是兵部尚书,二年前平叛山东有功,而我们是同年进士,说起来也是同进之人,我知道李大人兵法韬略了得,可本督既然受皇上旨意守护宁远,就当以宁远为重,以大明天下为重。
至于说追击后金,不必再提,本督也不必与你们解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袁崇焕此时也是不理解李延宗,而他身为督师,自然也有傲气,更不必讨好此时的兵部尚书李延宗了。
而这也让李延宗脸上一变,显得十分尴尬。
袁崇焕所提山东平叛之事,语气也是十分轻谬,似乎觉得相比与后金大战,山东平叛,那基本上算不得什么功劳。
而李延宗之所以升任兵部尚书,完全是仰仗着山东平叛之功,大家一听,都知道袁崇焕此时是贬低李延宗,不给他半分面子。
其它将士听着三人的话,也弄不明白此时三人的关系。
“李尚书李大人,你是大明功勋,也曾带兵打仗,自此之前也在兵宫之中带兵多年,可以说是文武全才,只是不知道李大人可知,兵者凶者,动之国之根本,久战必输,我大明什么情况你不是不知道。
今年以来大明镜内天灾,百姓欠收严重,而国库空虚,要维持此时宁远大军的物资已是十分困难。
若我大军深入后金重地,长途跋涉,若是粮草不济必然会大败而回,若后金尾随而至,那宁远边关就危亦,若宁远被破我大明江山必将不保。
在下是宁远经略,主管一众民生,兜里有多少存粮在下心里清楚,李大人应该也清楚此时的局面,为何还有此问。
至于说满将军,出谋献策也是为国为民,身为副帅自然要为大明考虑,用兵之法各说各道,无所谓对与错,可挟公报私却非是君子所为,在下觉得皇上此次派李尚书来应该是调合矛盾,不该有意回避。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虽然王某此时只管地方民生经略,不再敢管宁远驻守之事,可也为满桂将军打抱不平。”
此时说话的是宁远王经略,他的话更是让人不解,先是支持袁崇焕不远征的用兵之道,接下来却是讥讽李延宗不懂兵法,不懂民生。
最后却又同情满桂,直言袁崇焕是公报私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更对皇上忍让袁崇焕排挤满桂的作法十分不满。
这不说则已,话一说出是同时得罪了此时的三人。
满桂一听,心里也是憋屈,说王经略在挑拔离间又不是,说他大公无私又不是,鼻子里只得冷冷的哼着。
“经略大人,你主治地方,治理宁远百姓到也让一方太平无事,这一点想来皇上清楚,自不会看不到,你也不必争功,皇上让你主治地方,不必再管兵事,其实也是为了你好。
你是文管文治,若将来宁远有什么闪失,有罪的是我们这些拿命在拼的武将,有功自有罚,你应该庆幸才是,就算是你觉得皇上处事不公,我怕身为臣子的我们也要依旨行事,不可背后妄议天子之失。
再言之,袁某督师宁远,为守的是大明天下,此中份量大家应该明白,慎重行事一些总是好的。
李大人此行传达圣上旨意,想必皇上是考虑了我们三人之间的矛盾,这才会有此一着。
我们三人不和也非是什么秘密,打仗就要物资,你与我若无矛盾怕也难了。
塔读@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至于说满将军,我与他共事多年,守边多年,他若不服袁某的帅位随时可以让与他来坐,但只是一切皆应以我大明天下为重,不可鲁莽,若不然中了后金之计,就有负圣上之托了。
更何况此次只是暂时回京,王大人也不必一直为满大人打抱不平,更不必挑拔离间。
将来若是袁某有失,袁某必推荐满将军来当这个宁远督师,亦不会有所前嫌。”
袁崇焕同样是说着不靠边的话,他同样是把三人埋汰了一遍,满桂虽然听着刺耳,可却又觉得袁崇焕到还算真诚,这一次虽然说是有意排挤于他,可却也体现了君子之风。
而王经略呢,地方官员,自然不愿意大军出征了,但袁崇焕的话也让他无话可说,要打仗你就拿军需来,拿不出军需那就只能闭嘴了。
只是李延宗本来是来调合此事,现在在三人面前到是里外不是人了。
满桂不领他的情,王经略也不支持满桂,而袁崇焕又讥讽于他,原本皇上的旨意是让三人缓解冲突矛盾,可这样看来,不仅让三人更是矛盾重重,将来想要和解都有些难了,也不知李延宗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
“在下身为兵部尚书,却也不敢过问军中之事,来了三日到也走了不少地方,看来袁督师治军有方,在下佩服,只要三位尊旨而行,在下到也别无他事。
只是昨日接京城八百里传报,说此时京城之内妖人横行,要调一两员将士去镇守京城九门,此事还要请示袁督师。”
李延宗此时也是转换话题,虽然调合不成,但这也非是他的过,只要把皇上的事办妥了,那么就算交差了。
口口563743675
“齐赞元,你身为先锋将军,一直在后金与我大明缓冲之地游击阻截后金游兵散勇,并收集后金动向,为何不请自来,这是何故?”
袁崇焕此时也是盯着坐在最后面的齐赞元,眼睛里带着怒意。
“回督师,昨夜我带五百人驻守夹马谷,却遭遇一千多后金兵甲夜闯夹马谷,末将带兵伏击,虽然全歼后金大军,可末将觉得此事有疑,特连夜奔劳二百里回来请示督师。”
齐赞元的话一说,整个大帐之中此时才开始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