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协不知道袁绍会有这么的多的内心戏。
但是,看着洛阳城那边几个月的时间里,就一下子涌进来了近四十万的人口,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小爽了一下。
而随着人口的骤然递增,各项事宜也得以一个个的顺利铺开。
围绕着整个洛阳城周边,直接进入了朝气蓬勃的快速发展时期。
皇甫嵩和荀彧、钟繇、梁衍他们,简直每天都过起了脚不沾地的日子,那叫一个忙碌。
毕竟,各方面大大小小的事务,实在是过于庞杂而纷乱了。
刘协也不得不从学塾这边,给他抽调除了一些人手,里面有先生有学生,就当是学习实践两不误了。
大批大批的物资和钱粮,也源源不断的从外面运抵洛阳。
读者身份证-563743675
毕竟,几十万人口呢。
大汉朝何曾见过一城之地,就能容纳下这么多人口的场景?
和之前伏波岭大开发时,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相比,这一次何止是庞大了几十倍?
反正刘协亲眼看过之后,都还有点儿忍住咋舌呢,就更不要说其它人等了。
总之,这会儿已经没有人再去质疑,当初刘协所提出的那个宏伟蓝图了,因为很多人现在已经隐隐看到了那个未来的影子。
所缺的,其实仅仅是时间而已。
而随着南宫城墙的拆除,内城与皇城正式划定南北界限,重建后的洛阳城,也正式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
更明晰的功能区划分,方方正正的街区规划,新式砖石结构的各种建筑,水泥浇灌而成的宽敞道路,以及主干道上那不知从哪儿移植来的葱郁小树……
这一切的一切,都为这座重建的古城,渲染上了一份极富神秘色彩的韵味。
古朴厚重的庙宇宫城,威严肃穆的衙署驻地,前所未见的路面绿化,闻所未闻的门窗玻璃,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别样的画卷。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欢迎下载免费阅读。
所以,当内城对外开放的那一刻开始,这里就成为了很多人,包括来往行商所瞩目的焦点。
然后短短不到一个来月的时间,很多宅院商铺就或外租、或出售的寻到了自己的主家。
整个内城也随之人气暴涨,隐隐有了点儿繁华的意思。
至于刘协早先许诺的几个作坊,也早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一批批商品如布匹、肥皂、白糖甚至茶叶、糕点、粮油等,开始投入市场。
也直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地商贾。
这些商贾,虽然受限于大汉朝的礼制,所以在身份地位上有些不被重视,但是真要论起眼光见识和商机嗅觉来,那绝对是极具敏感的一类人。
而不管是洛阳重建开放后,所展示出来的富有创新意识上的东西,还是外郭城内那正在建造,据说规模庞大的商品交易天市,再加上洛阳城在商事、工事上的重视和鼓励政策,都让他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商业氛围。
而这,正是他们从前孜孜以求的商事环境。
所以,别看仅仅只是过去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是,在洛阳这边已经混熟了一些行商,已经差不多摸透了这边的很多事情。
比如那些属于伏波岭的作坊,比如那些神奇的门窗玻璃,再比如更为神奇的玉米和红薯等高产作物,以及可以纺线织布的棉花等。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74彡陸7伍
这一切,都是他们想将其推销到天下各地的好东西。
至于其它的商品,更是五花八门的品种繁多,每一种都能馋的他们流口水。
甚至于已经开始将洛阳,是为了他们未来的根据所在之地。
那么这样一来,就需要在这边置业甚至是安家落户。
只是,洛阳内城的商铺和宅院,可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不管是租还是买,都是要经过一系列繁复的手续审批,才能参与进去的。
这就叫做门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