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懿行定居李府后,将所有财产充入府库,用于烟廊的建设。
他设立了农事司,税务司,军事防御司,救助司等多个部门,除了军事防御司领事由常隐担任外其余都是从随行队伍和烟廊基层百信中选拔的有能力,人品胜用者担任!
农事司是由居住在城外对于各种农作物经验丰富且有管理能力的百姓汪福生担任。
税务司领事是由随行队伍中在上厘的官员入仕考试中拔的头筹因没有经济支持被陷害后不甘心从了军的郑守义担任。
救助司领事由烟廊城的一位老医者的儿子徐留善担任,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不仅看病救人,还自己种植各种药材用来制药。
遇到实在穷困潦倒的病患,他会以为他劳动作为交换给他们医治。没有家属亲人的老幼免费救治不求回报!
渐渐地一些患者愿意留下给他帮忙。徐留善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制更多的药,然后托李郡守府上去外地办事的人帮他卖掉,赚取一些收入!
李太守一家可以苛待农民百姓,但对于徐留善一家很是尊重,因为他是城里唯一一位经验丰富的医者!
即使如此这些钱也只够维持一家人正常的生活花销,一部分都被徐留善接济了病患!
而厘懿行在城外珌雪河边救的女子就是这位徐留善的女儿徐妙君,她平时会和父亲去蛇山寻找各种药材,那日被匪盗劫持也是意料之中,但父亲和母亲都很忙,她从小就跟着他们去山里,渐渐长大了也想要帮他们分担一份力
这些领事申报的银两用途都要经过厘懿行的审核和批准,确定可行才会下放银两到各司。
因为初到烟廊,虽之前派人调查过这里的情况,但厘懿行觉得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才知道这个地方的百姓久经摧残,对于官员极不信任。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免赋税。这里的百姓很团结,也很封闭,他们勤恳耕耘,努力赚钱,只是为了向政府交税,来避免被抓或者驱逐!
厘懿行早出晚归,体察民情,他观摩了徐留善的药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普通的药材,还有很多奇珍异草!
以前是托李府人在外地出售药材,但他们的渠道并不稳定,有时候卖得出有时候卖不出!
于是他连忙写信给曦纥的肖煜,和他联系,为他在各地的药坊提供药材,解决徐留善在药材上的销路问题!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还能解决当地的一部分就业问题!
而在山间遇到的那一百多个山匪,心眼并不坏,只是生活所迫,厘懿行让常隐找人建了一个隐蔽的训练场,虽然工程大,但好在当地廉价劳动力多,有的甚至只需要管一顿饭,很快训练场就建好了。
厘懿行平时没事儿的时候会带着那一百多个山匪去山里剿匪,降伏的山匪会让常隐带着他们去训练场参加训练,编为正规军。
起初城中百姓以为厘懿行是第二个刘川柏,想效仿他造反,很多叛军家属聚集在府门外抗议!
厘懿行当面解释只有保护好烟廊的安全,烟廊才能得以发展,百姓才能过的安稳!
但对于厘懿行的话他们半信半疑,他向他们保证,他们家人的冤屈有朝一日他一定会帮他们平反,他知道陈年的积怨不是一时能消散的,打破的信任也很难再建立!
他当着众人面取下发冠,拿起剑斩下一缕青丝向他们发誓绝不连累城中百姓!
那些叛军家属只是反对建训练场,但几个月来厘懿行对她们的帮扶他们也看在眼里,便没有再为难他,但也没有让家中男子参军。
即使报名参加训练的人依然有,一个个训练有成的山匪会被正规将领带着巡守烟廊郊外各个关口,打击进犯烟廊的海口以及邻国来的流寇,效果非常显著!
那些想要参军的叛军家属见厘懿行的军队规规矩矩,士兵的待遇不仅好,还强身健体,少了疾病,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时间久了,在街上偶尔也能听见小朋友炫耀自己的阿爹是抓坏人,保护烟廊的英雄!
仅仅依靠药材发展经济还是不够的,他发现在在珌雪河边总能见到很多好看的小石子,于是便从这里嗅到了商机,他在装傻的那段时间读了很多各方面的书籍,其中就有关于玉石的来源形成以及做法的介绍!
于是他带人找到了那些玉石的源头,估测矿石储量,确定可以大规模开采,才开始少量开发制作各种饰品装饰手工,然后在城中销售。
烟廊经济刚有起色,卖这种饰品的也只是少部分以前和李府打交道有财富积累的富家小姐,厘懿行想着目前的销售目标还是要放到经济繁华的区域,于是他想到了海陆相间的天禹国。
天禹国有一半是河流湖泊组成,他们的皇宫甚至建在水上,水产资源丰富,海陆运输更是发展得相当完善,当地的民众思想也很开放,尤其是女子,以爱美出名。
因此,厘懿行想到了将玉石销往天禹国,这样一来也不会受到运金的注意,他才能让烟廊繁荣不着痕迹地发展起来!
烟廊的百姓知识匮乏,很多家庭都没有供孩子上过学,厘懿行在王府设立了学堂,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家中父母有意愿皆可送到王府的学堂上学!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他会让各司的领事选派合适的人带他们到各司现场观摩学习,还能做一些轻度劳动,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
仅仅是单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他还在李太守公费私屯的宅子里设了图书室,派几名士兵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