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锦只知有已,不知人有,贫道将他放到了一个好所在。”香严整理了一下僧伽黎,笑着说道。
闻仲知道心缘的厉害,便道:“你是西方教下高士,我乃大商太师,你不得多管闲事,将洪锦退回来吧。”
心缘笑道:“太师想以一身之力,妄图挽回乾坤,简直痴心妄想,不如归隐海岛,静诵黄庭,等周兴商灭,如何?”
闻仲叹了口气:“老夫身受托孤之重,我师说我仙道难成,这是我命中注定,道友还是不要操心了。”
心缘见了,将手往虚空一捉,那洪锦连人带马,出现在阵前。
洪锦见了,大怒:“好香严道人,竟敢用幻术戏弄于我。”
闻仲喝道:“洪将军,你够了。香严无伤你之意,将你放回,他要是动了杀心,你早就身殒虚空了。还不退下。”
洪锦羞惭满面,只得退下。
心缘朝闻仲一礼:“太师,封神大势不可逆转,商灭周兴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即刻就要回山。愿太师珍重。”
闻仲内心不由得生起一丝悲凉。也向心缘施了一礼:“我命中注定,道友不可多言。你去吧。”
心缘道:“我明年就将三个桃了给你三位师弟,以践前言。”说完,消失不见。
到得庐篷,文殊和玉鼎见心缘道术精奇,和东土不同,各各称赞。心缘道:“洪锦心高气傲,大抵心有缺陷之人,必是有漏,所以贫道才能得手。此间事情已了,贫道要与诸位作别了。”
玉鼎道:“我等原为西岐瘟疫和马元而来,如今马元已伏,吕岳逃遁,羽翼仙也已归正。我等也得回山了。”
子牙见众师兄和心缘要回山,闻仲那边精通道术之人不少,便有心相留。
文殊道:“子牙公,你应天顺人,遇到危难之时,自然有人解释,不必担忧。”
香严道:“到时,金吒三兄弟之父李靖师兄也会下山,助你一臂之力。子牙公要坚定信心,排除万难,东征必定有期。”
心缘带着天祥,回到妙峰山妙胜洞。心缘只有十三岁,却力大无穷,枪法如神。心缘默默请了西天历代祖师,让天祥跪在洞中,面向西方,授了三皈依,又说了五戒。就在洞中修行。
天祥毕竟少年心性,一时来到这洞中,又不能出去,只得在洞内打坐,后园观鱼种菜,每天按时洒扫,以备炊饮。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天祥就坐不住了,洞中寂寥,非王府可比。
“师父为何还不教我道术,让我也像师父一样风光?”
心缘笑了:“好你个黄天祥,你现在走路都不稳,就想跑,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可师父都能稳坐莲台,还可以身外化身啊。”
“我教法门,修心为上,道法为末。你现在心不定,这种种神奇的道术,你是修不来的。”
“我想学,师父就教我嘛。”
心缘见天祥性急,便道:“如此最好,那我和你玩个游戏,你把你的心找出来,我就传你。”
黄天祥想也不想:“当然是心在身内啊。”
心缘道:“既然心在身内,你现在穿了这么厚的衣服,为何你要用眼才知道,心在内,应该会感知到你的五脏六腑啊。”
心缘想了想,道:“认为我和人们能知能见的心,在身外。譬如一盏灯光,燃亮在室内,这个灯光,应该首先照亮室内的一切,然后透过门窗再照到室外的庭院。世间的人,事实上不能自己看见身体内部,只能够看见身外的一切景物。犹如光本来就在室外,所以不能照见室内。”
心缘道:“你说这个明明了了,能知能觉的心,存在身外,那么身与心就应该各不相干,心所知的,身体不一定能感觉得到。如果感觉在身上,心就不知道。我现在你身外一举手,你眼睛看见了,心内就有分别的知觉吗?”
黄天祥道答然有知觉。”
心缘笑道:“既然身外一有举动,你心内在就有知觉的反应,何以认为心在身外呢所以你说,心在身外是错误的。”
黄天祥见了,便道:“这心不在内,不在外,那应该就在中间了。”
心缘道:“既然是中间,那用什么参照?东看成西,南观成北,你这个中间在哪里?”
黄天祥见心缘这样说,便道:“那这个心,什么都不执著,应该就是心所在了吧。”
心缘道:“你所说的无著,究竟有一个无著的境界存在呢还是没有无著的境界存在呢如果没有无著境界的存在,根本就是没有。等于说,乌龟身上毛,兔子头上的角,没有就没有,还有什么可以说无著!如果有一个无著境界的存在,那就不能认为没有,必定会有一种境界与现象。有了境界与现象,事实就有存在,怎么可以说是无著呢!”
天祥见自己说了心所在的四个地方,都被师父所破,便道:“我是个初学,哪知道这么高深的道理,师父,你说,心到底在哪里?”
心缘道:“你用的是分别意识心去找心,当然这不是你的真心。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给你半年时间,给我找真心去。”
黄天祥听了,才知道自己修学还差得远,便道:“师父让我找,还请师父指条明路。”
心缘道:“那可以,你就参这个:谁在思虑,思虑是谁。”
天祥道:“徒儿天天坐去想,脑袋会炸了,师父还是换个方法吧。”
心缘将念珠解了下来,递给心缘:“那你来拔念珠,拔一粒珠子,念一句南无阿弥陀尊者,从佛头这里拔,拔到108粒到了佛头,再转过来拔,你用这念南无阿弥陀尊者的一念代万念,念到风演水动,皆是一念的时候,才算小成。”
天祥接过心缘递过来的念珠,这可是燃灯道人之宝,共108粒。。
心缘道:“我告诉你,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你要转乱为定,乱烦恼成菩萨,转识成智,久了自然见功。”
天祥喜不自胜,拿了念珠,到后园念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