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二章 老师,您会斩龙吗?

王丰,京兆地区,万年县,柳河村人氏,农户,二十岁,去年刚娶了媳妇。

父亲尚在,母亲已经病逝,早年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皆早夭。

如今,他就是家中的长子,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年龄不超过十五岁,靠着他和父亲过活。

天蒙蒙亮,已近秋季,露水浓重之时,也不免夹带着一丝丝的阴冷。

王丰推开门,老父亲已经穿戴整齐,在院内等着了。

“阿耶”,王丰闷声的喊了一句。

老父亲点点头,瓮声说了一句“走喽”,便率先走出院子。

王丰恋恋不舍的,扭头看了一眼身后屋子,新婚不久的妻子还未睡醒。但是一想到妻子已经微微鼓起的小腹,王丰心中便一阵难以言表的激动。

背起大竹篓,关上院门。王丰急忙几步,跟上老父亲的背影,亦步亦趋的踩着老父亲的脚步,朝村口走去。

老父亲年近五十,一辈子在土里种地刨食,是个标标准准的关中泥腿子,简称老农民。

从王丰的视角看去,老父亲的背影已经明显变驼了,脚步也变的沉重了,但是王丰清楚的记得,他年幼时常跟在父亲的身后,

那时的父亲脊背挺直,脚步,也是很轻快的……

远远看去,村口正晃着几个人影,等王丰父子赶近,便轻易认出来,正是同村的几个壮小伙。

“王叔,王大郎”,几个壮小伙纷纷打招呼。

王丰的老父亲点点头,他性格沉闷,犹如那关中的泥土,朴实却不爱说话。

王丰数了数人头,问道:“还差俩,谁还没来?”

“周三叔家的二郎,还有吴家的吴老大”,几个同伴纷纷说道。

王丰的老父亲点点头,不说话。其他人也都安静了下来。

不多时,两个人影急匆匆的赶来,正是迟到的周家二郎,与吴家大郎。

“周二郎,是不是你家媳妇缠得紧?下不了床了?”一个伙伴当先嘲笑道。

吴家大郎尚未成婚,而周家二郎刚刚成婚数日。

“对头,对头,赶紧说说你媳妇怎么舍不得你的?”另一个伙伴也接话道,他的声音虽说是调侃,却也带着一丝丝的羡慕,因为他还尚未成家。

“滚你娘的”,周二郎也笑骂道,一边看向王丰的老父亲。

都是血气阳刚的壮小伙子,相互之间也都熟,像这种小荤段子打招呼,那是正常的事儿。

“王叔”、“王叔”,

看到王丰老父亲,周二郎与吴老大赶紧打招呼,今天进长安城赚钱,可全指望着王丰的老父亲了。

王丰的老父亲依旧是点点头,不吭一声,见人到齐了,转身就带头出发。

其他的人也不敢再继续打趣,赶紧跟上。

唯有王丰和其他几个相互挤眉弄眼,小声嘀咕着什么“媳妇儿”、“粮食”、“娃儿”……之类的玩笑话。

柳河村距离长安城并不远,十几里的路程,小半个时辰就到了。

远远地,长安城巍峨高大的城墙,便出现在王丰一伙人的眼中。

越接近城墙,往来的人越多,而王丰几个年轻人,也逐渐变得沉默,最后不发一言,只是紧紧跟在王丰父亲的身后,眼神中都带着一些紧张和激动。

马上就要靠近城门,王丰的老父亲突然停住脚步,转身,扭头,看向自己的儿子,还有村里的几个后生。

“阿耶,咋了?”王丰闷头走路,差点撞到老父亲的身上。

“还记得老汉昨天跟你们说过什么吗?”王丰的老父亲用一种严厉的语气说道。

“记得”、“记得”……几个年轻人忙不迭的点头。

吴老大率先开口:“王叔你说过:城里的贵人多,咱们谁也招惹不起;遇见贵人们就躲远些,看到贵人的车马,也要躲开点;不要随处走动,也不要随意说话,不要得罪人;……”

吴老大巴拉巴拉,将王丰老父亲昨天交代的话,都重复了一遍。

王丰老父亲满意的点点头,示意他们再检查一下吃饭的家伙儿。

几人纷纷放下身后的背篓,然后拿出锤子、凿子……甚至还有一把尺长的小刀。

待众人检查完毕,

王丰的老父亲再次扫过众人一眼,严肃问道:

“记住,我们今天的目标是……”

“挣钱,回家。”几人齐齐喊道。

大手一挥:

“进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