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二章 闭门羹?砸门,揍你儿子

炎炎六月,蝉鸣声不绝于耳,那丝丝缕缕的魔音,总是打扰着人间的清梦。

那筛过阳光,洒下点点斑驳的树木枝叶,郁郁葱葱,也成了那些狡猾的蝉儿,躲避人类追捕的最后堡垒。

但这算什么?最可恨的,永远那是不经意间,叮了你一身包的蚊子。

如果佛祖现身人间,慈悲曰:众生皆可渡。

我必怒而起身:蚊子,必须死。

长安城,太子东宫。

李愔的老爹李世民,虽然已经从李愔的爷爷李渊手中,接管了大唐的一切军政。

但他依旧选择居住在太子的东宫,毕竟,他名义上还只是太子,并没有真正的登基。

“二郎,你给愔儿找了两个老师?”葡萄架子下,太子妃长孙氏轻捏一颗葡萄,塞进李世民的嘴里。

长孙太子妃虽然是在询问,可语气中已经带着一种肯定。

李世民轻轻皱了一下眉头,然后不动声色的点点头,“没错,愔儿最近有些不像话,你听听他那首‘蛤蟆诗’,哼,简直成了我李唐皇室的笑话”。

李世民一遍感慨,一只手也捻起一颗葡萄,就要送进长孙太子妃的嘴里。

“确实有点不像话”,长孙太子妃随手接过丈夫递来的葡萄,感慨万分的点点头,说道:

“愔儿虽然有些顽劣,但是毕竟还小,况且,这里不是还有个‘大唐第一文豪’之称的李二郎嘛”。

长孙太子妃一边娇笑着夸赞李世民,一边伸手点了点丈夫的额头,顺手将葡萄又塞进李世民的嘴里。

“哈哈哈哈,那是当然”,千言万语,总比不上自家妻子的一句夸赞。

李世民自豪仰天哈哈大笑,一口咽下葡萄,说道:

“就像承乾所说,我的‘蛙诗’,可是堂堂正正的帝王之诗,愔儿的那种小儿涂鸦,又怎么与我的诗相比较?

他的‘蛤蟆诗’丢了皇室的面子,我这个做老子的,就帮他挣回来。”

李世民一番豪言壮语,话音未落,就一把将妻子搂进怀里,又从盘中摘下一颗葡萄,送到长孙太子妃的嘴边。

“二郎”,长孙太子妃似乎有话要说,抬手挡住嘴边的葡萄,“那首帝王之诗,真的是你写的吗?”

“当然,帝王之诗,自然是出自帝王之手。谁若敢说这诗是我剽窃的,尽可让这作诗之人,站在我面前”,

李世民不动声色的将葡萄换了一只手,再次递过去,终于将葡萄塞进妻子的口中。

嘴里却意味深长的说道:

“我倒要看看,他长了一幅什么帝王之像。”

“呵呵”,长孙太子妃调皮一笑,虽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可她依旧不过二十多岁,那一笑,自然是千种风情,万般迷人。

顿时将李世民迷得失神了片刻,猛然地,趁着丈夫失神,长孙太子妃将脸直接贴了上去,四唇相接。

等李世民反应过来,那颗葡萄伴随着几缕甘液,又回到了自己嘴里。

长孙太子妃趴在李世民的怀中,一脸正色道:“二郎,你让愔儿去拜冯立、魏征二人为师,我懂,你是为了安抚前太子的余党,让他们安心为大唐出力。

冯立还好,他必然不会拒绝。可魏征?”

长孙王妃面带忧色,左右摇头之前就听说他刚正不阿,若他拒不接令,不肯成为愔儿的老师。

那二郎你岂不是既丢了面子?又在百官前失了威信?”

李世民废了好大劲,想将嘴里的葡萄渡回娇妻口中,最终,失败了。

“如何拜魏征为师,这就是愔儿的难题了”,李世民摇摇头,表示他不管,反正儿子李愔必须想办法拜师成功。

更何况,李愔可是拿着他李世民的手令,难道魏征还敢拒之门外?

最后,李世民一口咽下葡萄,叫起了妻子的小名,声音中也带着一种幽怨r>

“观音婢,你可知道?那葡萄是酸的。”

“咯咯”,长孙太子妃笑而不语。

呸,真酸,一条狗骂骂咧咧的从旁边走开了,那背影,形单影只。

——————

所以,我必须拜魏征和冯立当老师???

李愔看到手令,吓得是一个哆嗦。

夭寿啊,老爹李世民不会已经知道我打着他的旗号,去搜刮那些人的家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