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卷大结局中篇!

唐靖面不改色的用随口编的借口糊弄着韩莹,韩莹对此虽有些怀疑,但也没有过多的去追究。

“这么说来,你刚才的话并不是完全扯谎喽,你真的是游商出身。”

“是。”

“那不知你家住何处?父母是否还健在?我也好前去拜访二老。”

“这个就不用麻烦啦,我父母已于今秋过世,现下只剩下我和我妹妹两个人独自生活。

至于你说的我家住何处?我们游商一向以四海为家,并没有具体居住在哪儿。

不过听我父亲说,似乎我们祖籍河东。”

“河东?那不是齐魏两国的交界处吗?你居然出生于那里呀,那也就难怪了。”

唐靖感到有些奇怪,不明白韩莹为什么这么说?但眼下似乎也不方便询问,只好保持沉默。

接下来的时间,韩莹和唐靖闲聊了许多,这一次他们天南海北,并没有具体聊什么,有时候聊的是各地的方言,有时候是聊各地的美食,有时候是聊各地的风俗习惯。

韩莹惊喜的发现,无论是聊什么,唐靖总能够很快速地给出他答案,仿佛他真的去过那个地方一样。

然而韩莹却越听越惊讶,她不相信,一个16岁的少年,哪怕打从娘胎就周游各国也不可能在16年的时间里,快速的游览完齐国,赵国,燕国,楚国各个国家。

毕竟,这些国家天南海北。

有些地方甚至道路都不通畅。

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在那么简短的时间里,游览完各国之后,又能够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哪怕他穷尽一生的心力,也绝对无法做到。

心里有这个疑问,韩莹有意的将话题范围扩大,从最开始的谈论各国的风土人情,到逐渐扩展为对于各个国家的发展前景看法。

“跟你说楚国,你别看它大,但是没什么用。

那个地方开发程度很低的,农耕区域范围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带。

一旦丢失了那块地方,那么楚国也就名存实亡了。

更别提楚国那臃肿的政治机构。

办件事,磨磨蹭蹭,一年都办不下来。

也就是现在楚国的人才还很多,所以这个情况不是特别的明显,等到楚国的人才变得青黄不接的时候,你再看吧,我敢向你保证,那个时候的楚国一定孱弱的和一个婴儿一样,任人宰割!”

“还有赵国,你别看它经过胡服骑射的改良之后,拥有30万骑兵,看起来不可一世,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

在我看来,如果你们口中那位赵国公主,他足够聪明的话,他应该能够发现赵国其实现在是坐在火药桶上。

赵国北面有中山国,西面有邯郸分家,最西北的方向还和匈奴接壤。

人口不到1000万,却处处都是战线。

唯一可以算欣慰的地方,就是和秦国接壤的地方是黄河,所以不用太过设防,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是处于四面临敌的状态,只要有有心人去推动的话,赵国瞬间会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

而且,我听说赵王老迈,太子庸弱。

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政权稳定过度都做不到,谈何发展呢?

那位公主看起来现在攻势非常的凌厉,到处东征西讨,其实也不过就是给赵国小修小补罢了。

如果赵国无法提出一个百年战略,无法提出一个战略规划,为赵国规划一个未来蓝图的话,赵国前景我并不看好!”

“还有齐国,别看它号称七个国家中最富裕的国家,其实那也是势如累卵,已经岌岌可危了。

齐国国内山头林立,宗族势力过于庞大,已然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战略规划。

你可能不太相信,我曾经在齐魏两军交战的时候出现过,亲眼目睹了齐军的状况。

齐国的军队只能够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垃圾,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垃圾至极。

一个将军不能够好好的遵守军律,在战场上开小差,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齐国的军律无法约束到他身上,而出现这种状况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的家族背景极为雄厚。

更何况齐国的宗族还不是一家,而是八大族!

假如齐王想不出解决的方法,不出数年,轻则君王被架空,被人以下犯上,重则身死族灭,改朝换代!”

“秦国经过军功爵禄制的改革,国力蒸蒸日上,然而这些只是表面现象,他们现在就像一头发疯的牛一样,看似不可挡,但是,如果有人趁机将它们拦腰打断的话,那么他们立刻就会因为军功爵禄制遭到反噬。

那些无法出头的奴隶就足够他们喝一壶的。

所以他们扩张的脚步绝对不能够停下,不过他们眼下当务之急是要赶紧吞并巴蜀地区,一来解决后顾之忧,二来也有一个充足的粮草补给基地,一时还来不及来中原争霸。

因此,在四个国家的危险等级当中,秦国的等级是最低的。”

“至于韩国和燕国,那就不用说了吧,那两个小国掀不起多大浪的,无论是其他五个国家当中,哪一个国家率先完成整顿势必都将抽手消灭那两个国家。

简单来说的话,他们不过就是统一之路上一颗微不足道的石子,一旦大势形成,无论他们愿不愿意,都只能够选则接受。”

在唐靖侃侃而谈的时候,他没有留意到,在说起韩国的时候,韩莹的脸色晦暗了一阵。

尤其,当他说到,韩国在七个国家的争霸当中,无关紧要的时候,韩莹面色变得难看异常。

不过她并没有开口打断唐靖,也没有反驳,毕竟他也知道韩国确实是最弱小的国家,也难怪唐靖会不以为然。乱春秋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