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平达力不敢打而已。
他要和吴三桂打,就得举国抗战,但如此一来,国内豪强和实权派如何压制?
对于身居高位的王来说,没有什么比维持自己的王位更重要。
攘外必先安内,是统治者永恒的法则。”
郑克均岂能不知道征伐缅甸的艰难?
乾隆年间,清朝向缅甸发动清缅战争,前后打了四次,清朝耗空国库,损兵无数,也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是缅甸因为国小,实在消耗不起,才被迫与清朝谈何。
那时可是满清所谓的鼎盛时期,也无法真正意义上赢得对缅甸的战争。
郑克均再盲目,也不可能认为靠着帝辛的五万军队,就能征服缅甸。
“所以公子是要效仿当年吴三桂,逼东吁王朝交出吴将线等吴氏宗亲?”
“不。”
郑克均再次摇头。
“本督目标不止于此。
比起当年的吴三桂,新北军的实力对于缅甸来说,是更加庞大的庞然大物。
而经过十年兄弟战争,明耶觉廷的处境比当年的平达力还要艰难得多。
他比平达力更害怕战争。
何况本督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海军。
所以本督不但要明耶觉廷交出吴将线等吴氏宗亲,还得割地赔款。
你们别忘了,本督许诺了三个小人裂土封疆。
本督可没有言而无信的习惯。”
“原来是这样。”
岳飞终于明白了郑克均的用意。
“所以做戏就要做全套,刚才在外面,本督当着所有人的面,一意孤行征伐东吁王朝。
消息必然传入阿瓦。
这便是一个筹码。
如果东吁王朝实在不听话,本督也不介意打一打。
南方土司数十,还是有心向明室的,帝辛借助他们的力量,便可以将缅北搅得大乱。
我就不信明耶觉廷敢举国抗战。
如果真如此,本督不介意海军在缅南登陆。”
郑克均一番话,让岳飞和陈宫茅塞顿开。
“原来公子计划如此周祥。
此方略既避免了陷入与东吁王朝的消耗战,又能极大震慑明耶觉廷。
还能拿到一些不属于大明的土地,封给三个降将,避免了大明领土被小人窃取。
公子高瞻远瞩,岳飞鼠目寸光,实在汗颜之至。”
“岳将军错了。”
郑克均道:“既然土地封赏给了三个降将,那这些土地就是大明领土。
本督将他们安排在缅北,有别的用意。
本督说过,除非这三名降将真的一心一意效忠大明,否则本督一定让他们死得心服口服。
封给他们的土地也早晚会归于王化之下。
他们会一心一意效忠大明吗?”
“自然不会。”
“如何处理三名降将,都是后话。
现在恐吓明耶觉廷,须得一位有胆有识,敢言善辩的使者。
你们看谁合适?”
郑克均看向岳飞旁边的陈宫。
陈宫无语。
郑克均那么多人不叫,就叫自己跟着岳飞进来,显然早就看上了自己。
自己现在不主动请命,都显得不识趣了。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