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把上千件案子处理了,还没有一个人不服。
包括那些被羁押的犯人,都无可辩驳,只能认罪。
其中还有很多案子十分离奇。
比如一个男人,为了拿到冶炼厂给的赔偿,把自己送煤的妻子,推进了冶炼锅炉。
这事在一个月前,大家可都认为只是意外,毕竟没人看到那男人推人。
妻子也被烧得灰都不剩。
冶炼厂按合同,赔给男人十万宝钞。
男人在老家又是盖房又是置地,却没想到一个月后进了牢房,真是活该。”
“这怕不是包公转世吧?”
柔嘉公主都不敢相信。
“所以啊,朱慈炯怎么死的,要是公子派狄仁杰查,肯定能查出来。
不管有没有我告密,你们都死定了。”
贞央放下剑,一脸迷茫。
蒲松龄打量了她一眼。
“贞央夫人,我是不理解,你为何一定要杀朱慈炯?
我知道你是为总督大人好。
可你想过你自己吗?
你想想看,这事将来一旦泄露,就算公子不想杀你。
满朝文武会放过你?
记得大明开国杀小明王吗?朱元璋是得到好处了,可凶手廖永忠什么下场?
坐罪赐死。
为了所谓道义,为了所谓法理,公子将不得不杀你。
就算没有狄仁杰,将来公子开朝建国了,也会有人追究朱慈炯这件事。
因为这关系大明法统。
公子毕竟打的是反清复明旗号,不可能不为朱慈炯的死,给天下人一个说法。
到时候夫人如何自处?
更何况夫人是女真人。
女真人杀明太子?
天下百姓都会群情汹涌。
不杀你?不杀你公子总督的位置都可能不保。”
“姐姐,真有蒲松龄说的那么严重吗?”
柔嘉公主不太懂政治,之前没有意识到杀朱慈炯的坏处。
可是现在听蒲松龄一番言辞,顿时慌了神。
“只怕更严重,公子最恨对汉人举屠刀的满人。
更何况杀的是明太子。
到时候,公子不对我诛族,是没法与天下人交代的,也无法对他自己立的誓言交代。
就好像公主的父王,如果公子不杀岳乐王爷,是没办法自圆其说的。
正如蒲松龄所言,他甚至连新北军主的位置,都保不住。
一旦此事泄露,无论对公对私,他都只有杀我一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