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五十三章 去桃源村拿鱼

李悠眼前一亮,好东西啊!

这是一种鱼,是鳊鱼的一种。这种鱼的体态特征非常明显,那就是扁平。

整个体形完全扁平,且背部隆起明显,呈现菱形,头和口都比较小。

而它还有一个更为人们熟悉的名字,武昌鱼。

武昌鱼这个名字源于鄂省武昌。

不过,不是今天武市三镇之一的武昌,而是古武昌。也就是现在的ez。

其名字由来要追溯到三国末期。当时吴国国主孙皓想从建业迁都武昌,遭到了朝内部分大臣的强烈反对。

其中左丞相为劝阻吴王迁都编了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武昌鱼的名字就此流传下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不过,真正让武昌鱼名扬天下的,还是伟人的一句诗,“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对于武昌鱼,李悠很有兴趣。这种鱼和鳜鱼、鲈鱼一样,都非常适合清蒸。

凌小茹说她们村村口有人在卖这种鱼?

她已经回到村子了吗?

“你已经到村子了吗?”李悠问。

电话里,凌小茹道:“刚到。刚进村就看到有人在卖团头鲂。对了,这种鱼就是武昌鱼对不对?”

“的确是。大名鼎鼎的武昌鱼。”

“他是自己在河里钓到的。我们村里也有一条河。他觉得这种鱼在我们这些地方比较稀奇。就想着看能不能卖掉?”

原来是这样。

这边的河里已经有野生武昌鱼了吗?这个的确比较稀奇。

“鱼有多大?卖多少钱一斤?”

“两条差不多大,都是两斤左右。卖20块钱一斤。”

两斤左右,大小还可以。20块钱一斤也不算贵。

可以买。

于是,李悠又在电话里说道:“可以。那你把它们买了。拿回来我们清蒸着吃。”

“好,那我就买了。这种鱼好不好养呀?我要明天上午才会走。拿回去养到明天上午,应该没有问题吧?”

“应该没啥问题。这种鱼不算娇气。”

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万一要是养挂了,可就太可惜了。

武昌鱼在这边的确算是比较稀奇。

死了不久的鱼虽然也可以吃,但口感却要差上很多。

所以,李悠想了一下,又说道:“要不这样,我现在过来拿。你在那里等我一下。我20分钟左右就到。”

还是自己跑一趟,过去拿比较稳当一点。

从这里过去,差不多15公里。20分钟左右足够了。

凌小茹听李悠说现在过去拿,非常高兴,说道:“好啊!那我在这里等你。你慢点,注意安全,不着急。”

“好,那待会儿见。”

“待会儿见。”

挂断电话后,李悠不再耽搁,往一个专门装鱼的水箱里装入一些水,并且将水箱放到摩托车后架上的储物框里后,骑上摩托车出发。

他虽然从来没去过桃源村,但他知道路该怎么走?

要先到镇上,再沿着镇上一条路走一截后,向南拐。拐进通往桃源村等村子的路。

李悠现在已经拐了进来。路和从饭店到镇上的路差不多,虽然路面不宽,但都是水泥路。路面平整,很好走。

又走了大概10分钟之后,感觉应该差不多到了桃源村的范围了。

果然。

又走了一小会儿之后,就远远的看到了凌小茹的身影。还有她那辆电动车。她是骑电动车回来的。

除了凌小茹之外,还有几个人。其中有一位老者,应该60多岁,坐在一张小凳子上。身前放着一个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