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已经随风,人生几多风雨。
在不知不觉间嬴政已经考虑了很多,有前世的种种磨难与心酸,也有这一世的诸天万界波澜壮阔的美景。
在这次重生的一开始嬴政,嬴政就选择了一条与前世截然不同的一条道路。
嬴政并没有如前世那般刚刚到达咸阳就展露出自己的锋芒,嬴政尽量在人前显出一幅人畜无害的假象,要不是身边亲近之人如赵姬或者是一直跟随在嬴政身边的蒙恬,其他人是永远不会发觉的。
嬴政很清楚当今的朝局变化,对于自己与赵姬来说最为有利的就是一动不如一静,做得太多并不会给两人带来实际的好处,反而会因为过早的暴露野心找来无妄之灾。
前世的嬴政就是最好的例子,一进咸阳城在没有见到嬴异人之前就因为招惹的华阳夫人而到处碰壁,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嬴政顺利登基,但那不是嬴政个人努力的胜利,而是以吕不韦为首的大秦权力集团获得的胜利。
嬴政充其量就是一枚无足轻重的漂亮棋子罢了,甚至嬴政毫不怀疑要是吕不韦有别的人选,那么嬴政随时有可能被挤掉。
嬴政如今作为秦异人为了与楚系势力的成峤打擂台而推出的棋子,嬴异人自然要表示出对于赵姬母子的重视。
先是在公众场合表示为了赵姬在赵国受到的苦难补偿,打算将赵姬册封为妃子,另一方面对于嬴政将只有国家公子成年才具有的开府建衙的权力,直接赐予还不时的派人前去问候。
嬴异人多个方面的出击给人的印象就是打算立嬴政为大秦未来的太子,这就是嬴异人为了从华阳夫人夺取权力的信号。
这样嬴异人不但可以转移华阳夫人的视线焦点,还可以暗中的发展以图将来。
这看似完美的计划只有一个受害者就是完全不知情的嬴政母子,显然面对权力的诱惑亲情与纲常伦理就显得不是那样的重要了。
说起来,赵姬作为女子遭遇也是十分可怜。
在早年居住赵国的时候与嬴政相依为命,赵姬本是出身低微,流落青楼歌姬,被富商吕不韦看中,收纳为了姬妾。
原自以为受到吕不韦青睐得到了爱情和归宿的她,却没有想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被其送给了别人,也就是嬴政的“父亲”庄襄王赢异人。
吕不韦为了自己的权势,将赵姬奉献,让赵姬一度心灰意冷。
然而赵姬的命运并没有因此结束,她和嬴政被留在了赵国当人质,而吕不韦和秦异人则趁机回到了秦国,去争抢王位。
完全不顾及夫妻之情与孺慕之情。
试问这样环境下的赵姬心里更加深了对吕不韦和秦异人的愤恨的同时在嬴政现在想来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吧。
后来出于其他原因赢异人这才将二人从赵国hd接回来,母子终于团聚,并回到了秦国,而赵姬也因为这一项功绩,成为了秦国的王后,而嬴政也被封为了太子,算是苦尽甘来。
庄襄王异人在位不久去世之后,年少的嬴政在吕不韦的大力支持下继位。
本来想要把持朝政的吕不韦失策了,他以为嬴政年幼,整个朝堂便会成为他的一言之家,但是没有想到,嬴政雄才大略,一步步开始收缩吕不韦的权利,并且提拔新人蒙恬、蒙毅等人,到了最后,更是将其处死。
嬴政算了算时间,差不多是时候可以进宫向赵姬请安了。
自从嬴政重生以来对于前世母亲赵姬的偏见也越来越小,每次当嬴政看着赵姬为自己操劳的模样,每当嬴政进宫向赵姬请安之时,嬴政都可以感觉出赵姬发自内心深处的高兴与喜悦。
在这个深宫大院之内,赵姬要整天面对着两个给过她幸福之后再狠狠将她抛弃的男人,不仅不能有任何抱怨与憎恨,还要表现出一幅理解认同的恶心样子,可以想象赵姬有多么的不如意与心酸。
嬴政不止一次的怀疑要是当初的嬴政如果可以像现在的自己一样多体谅一下赵姬这个可怜的母亲,那么母子两的结局是不是另一幅样子。
傍晚的时候,嬴政带着蒙恬向着秦王宫的后宫含元殿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几个月以前嬴政就吩咐蒙恬找到了这个时间段没有展露出锋芒的赵高与章邯,这两人一听到是秦国长公子嬴政要招揽两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选择效忠嬴政,即使现在的嬴政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闲散公子,比起如日中天的秦国二公子成峤相差甚远。
但对于两个还在秦国权力架构最底层的人,无疑嬴政的招揽也是一步登天的天赐良机。
其实嬴政在对于赵高的任用问题上一直是有很大的忧虑的,在嬴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知道自己幸苦奋斗一辈子的大秦帝国就在赵高这个阉人的手里毁掉的。
嬴政恨不得直接从赵国hd飞到咸阳将这个狗东西碎尸万段。
可是在嬴政的仔细思量后,嬴政还是决定再一次启用这个让嬴政又爱又恨的家伙,赵高对于大秦帝国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可前世嬴政在位之时为何一直在重用赵高。
这就不得不说在嬴政眼里的赵高样子。
赵高是秦汉时期的有名书法大家,就连嬴政的起草行文都是由赵高代笔,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实行统一的文字都是由赵高整理编撰而成的。
{据陈捷夫考证,小篆是赵高所创。}。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爱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
北魏·王情《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三朝书法家五十九人,中有赵高。
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谓赵高“善大篆”。
唐·张怀罐《书断》卷上《大篆》日:“赵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女书。”
著有《爱历篇》六章。赵高出身本是赵国宗室之后,赵高父亲是赵王的远亲,可惜家道中落流落到秦国。
赵高的母亲{史料中没有详细的记载}因为犯罪而被施刑,处罚其在隐官工作时,与在隐官当文法小官吏的赵高父亲结合,生下赵高兄弟多人,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只有赵高的一个弟弟赵成。
赵高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的影响下,精于法律,书法水平也很高,著有爰历篇,是秦代公家指定的识字课本。
另外赵高身强力大,又精通法律,前世的嬴政便提拔赵高为中车府令,掌管至尊车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