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次尝试无果之后,李紫阳不得已只能选择石刻中记载的最不稳妥的方法。
那就是通过那座叫不出名字的座塔把自己的气运献祭给那做小塔。
让小塔带着他的灵魂抛弃自己现在的肉身,去其他的世界夺舍重生,来一个鸠占鹊巢让自己的重生身体获得龙气的加持。
身为现代人的李紫阳,原本受到自己二十多年的道德准则的自我约束,李紫阳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这条损人利己的方法。
但是在眼下得道成仙的无上机缘的诱惑之下,那一颗原本明亮的双眼慢慢的变的血红而贪婪,已经逐渐的占据上峰。
正义战胜邪恶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而邪恶战胜正义可能只在一个念头偏差,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于是在贪婪的驱使下李紫阳通过石壁上记载的秘术献祭了自身那为数不多的气运,想要通过夺舍获得自己想要的龍气。
通过李紫阳的分析和思索真龙之气的拥有者大部分都是皇帝。
可真龙之气的多少就要看他的成就和国家的强盛,强盛的国家自然国运绵长,国祚昌盛。
要是李紫阳选择的是亡国之君指不定还没有发育成长起来大杀四方,就被叛军给当做祭旗的对象绞杀了。
在龙气的多少与转世身安全的双重考量上,李紫阳可谓是是费劲脑汁。
多次的利弊权衡之下李紫阳将目标放在历代的开国帝皇身上。
比如大唐李世民,大秦秦始皇,大汉刘邦,大明朱元璋,大宋赵匡胤这些身具开国大气运的皇帝身上。
结果显而易见无论是从出生时期或者历史成就又或者麾下文臣武将的能力秦始皇第一的地位都是属于当仁不让的存在。
年轻的秦王李世民还是李渊的儿子,头上还有一个嫡长子处处压他一头的李建成。
大汉高祖刘邦,其人自不必说了,时势造英雄罢了,李紫阳可不想一穿越就变成一个老头。
大明朱元璋,虽说他是华夏历代国君当中得位最正的皇帝更是说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样的激昂言语,但很明显不符合李紫阳的定位。
至于大宋赵匡胤,一个从孤儿寡母手中抢走国家的窃国大盗,李紫阳自然是看不上他的。
这样一比较,始皇帝嬴政自然是李紫阳的最优选择。
先不说始皇帝横扫,统一七国这样老生常谈的丰功伟绩。
单单是嬴政的第一个成为皇帝,号称祖龙的男人,他身上的龙气就不是后来之人能够比拟的存在。
而且始皇帝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的天之骄子,只要度过年少时被留在赵国的那段悲惨岁月。
那么他的后期就比较的顺利,毕竟大秦唯二的继承人。
除了那个华阳夫人养大的有着楚国血脉的长安君成嬌,再加上嫡长子的身份先天就高那些开国皇帝一等。
按照记载的秘法,夺舍目标的精神力必须低于李紫阳本身。
这就决定李紫阳不能直接夺舍目标的巅峰时期,一个古代开国皇帝的威压可不是开玩笑的。
以李紫阳这样的弱鸡存在可能刚见到人家就吓得魂飞魄散了,这并不是开玩笑。
君不见号称燕国壮士的秦舞阳在见到巅峰时期的嬴政都吓得腿软。
因此李紫阳只能将夺舍的时间线放在始皇帝幼时还是身为质子的时候。
这时候的始皇帝嬴政离自己展开报复还有不短的时间,并且这段时间也是李紫阳最好下手的时候,李紫阳可以把意外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而且这段在回到王都咸阳的时间,足够嬴政适应哪里的环境,不会让人轻易的查出问题。
这座神秘的小塔,既然自己机缘巧合下得到如此神奇的宝贝,受限于自己没有龙气开启。
到目前为止李紫阳对于这座塔的功能受制于没有龍气还没有什么了解,可以说合一个废物没有任何区别。
这也是李紫阳不得不铤而走险的原因吧。
就在李紫阳在贪念的驱使下进行气运献祭的时候,不知是不是气运献祭过少的原因,还是因为李紫阳失去气运引来的横祸,让在夺舍的过程中引发世界与世界的天地震动,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守护壁垒。
将身处在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晚年始皇帝刚刚寂灭的灵魂通过冥冥中的因果锁链牵引而来。
命运的齿轮一旦转动,就不会轻易的停下。
李紫阳选择的地方是始皇帝的出生地,是嬴政一生中最安稳没有腥风血雨和含沙射影的平静时光。
作为灵魂深处的熟悉感,落叶归根执念作为桥梁,在小嬴政的识海有三个人的存在。
结果就是如同开篇的那样失去气运的李紫阳,被老年的始皇帝为主导将其余两人的灵魂本源吞噬融合。
可怜的李紫阳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处心积虑到最后给他人做了嫁衣,带着自己的不甘与满腔的怨愤一点点的在老年嬴政灵魂的蚕食下一点点的消磨殆尽。
这也许就是天意,祸福无门庸人自去。
结局可能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德不配位的下场就是身死道消而已了。
“大秦二世而亡,赵高,李斯好好的很。胡亥,,,,胡,亡秦者胡。
哈哈哈,可笑,可笑,愚蠢啊!“
灵魂刚刚融合,又或者是因为秦朝二世而亡的愤懑。
让还是幼童的嬴政身体慢慢的感到疲倦,慢慢的陷入沉睡。
赵姬慢慢的打开房门,看到舒睡的小嬴政脸上的笑意浮现在脸上。
将水放在桌上慢慢的关上房门,这座四面漏风的茅草屋再一次陷入安静当中。
这一夜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