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五十六章 王浩:这样竟然能证明黎曼猜想?

“勒让德猜想?“傅国生马上点了出来。

比尔卡尔道,“我也觉得邱会安很优秀,读研就能完成勒让德猜想,到现在一直研究数学方法,很有前途。”

当几人说着的时候,丁志强已经讲解完毕,他长呼了一口气,礼貌的鞠了个躬走到一侧。

接下来就是王浩的时间了。

王浩站在台上开口道,“我的学生丁志强,已经完成了开头部分,推导已经到了方程和变化后黎曼函数的分析”

“接下来”

他转过身面对白板,边继续下面的部分,边认真的讲解。这时候,会场众人也都认真起来。

报告,进入到了关键。

王浩的讲解自然和丁志强完全不同,有着《教学的反馈》加成,他讲解的每一个部分,都更容易让人理解。

台下众多学者也都发现,王浩上台做讲解以后,刚才有点没跟上的地方,一下子就想明白了,新的内容也很容易理解,甚至继续深入思考,能想到很多新的东西。

于此同时,任务灵感值也不断增长。【任务四,灵感值+1。】

【任务四,灵感值+2。】【任务四,灵感值+1。】

······

一个半小时,报告内容全部结束。

整个过程中途还休息了十五分钟,依靠王浩对于内容的详细讲解,在场绝大部分学者都理解了高次质点函数的推导过程,同时也感觉收获颇丰,听了一场报告会以后,感觉比自己研究好几天,甚至是几个星期的收获还要大。

“不愧是王浩院士的报告!”

“不虚此行啊!”

“我发现王浩院士不止擅长研究,还很擅长作报告,他讲的太清楚的,一听就能明白。”

“是啊,真是了不起!”

“如果王浩院士专注于教学,也肯定会是个非常优秀的教师”

在报告结束以后,王浩留出了半个小时时间,解答台下学者的疑问。

随后,丁志强再次上台。

这次丁志强上台依旧是起个开头,因为已经有了一次经验,他倒是表现的淡定很多,并认真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我在研究最小质数对节点函数的过程中,发现其所对应的五维图形中,存在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复平面”

刚才说着的时候,工作人员已经把一个白板搬了过来,白板上面就画着五维图形,中间特别标注着一条红线。

“大家来看这一条红线,它所对应的就是很多高维图形相交的复平面。”

“我认为这不只是巧合”

丁志强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就像是一个学界新人,给一大堆学术大佬做陈述,希望能获得学术大佬们的支持一样。

他的心态就是这样的。

但显然,他的表达并不清晰,说了好半天的时间,台下好多学者甚至没弄懂,红线标注的位置为什么对应的是一个复平面。

这时候,王浩上台了。

之所以让丁志强做最开始的陈述,只是因为想法属于丁志强,但想要获得灵感还必须自己上台,他马上做了更详细的讲解。

其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红线对应复平面的特殊性。

另一个是红线对应复平面,和黎曼猜想存在的某种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是从数学形势上发现的,并不是非常完善的证明,但也是他们研究进展中的一部分,极少有学者会把自己的研究直白的说出来,也让好多学者感到惊讶。

王浩并不在意。

如果论起研究速度,他相信没人能比自己更快,即便其他人知道了研究,也根本没什么关系。

更何况,他在学术报告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的灵感,已经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差的只是回去做总结了。

现在,灵感值还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