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01——谈判开启

追寻多时无果,蓝琳也没时间耽误了,她还得准备晚上的新闻稿呢。

同一时间,某个大会议室里,尚静也带着她的团队和目标合作方展开了第一轮交锋。

今天下午的会议内容,是对所有目标合作方进行项目介绍,并回答对方提问。

会议刚开始,就先冒出来一个刺儿头:“尚总,项总他真的不参加谈判过程了吗?”

尚静看了一眼,这人是岭南医药集团的代表,从昨天抵达通阳开始,就各种挑肥拣瘦。

见了项靕倒是规规矩矩很客气,可一当着她的面,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尚静很怀疑,这人是不是跟自己在鹏城时候的那家公司有关,专门来针对自己的。

不过现在是讨论正经事,也没工夫跟他斗嘴:“项总有他的工作要做,谈判期间一应事务由我全权处理。”

说完也不再给对方机会问东问西,拿起记事本开始进行项目说明:“这次招商会的医药分类项目,大家应该都很了解了,就是力生丸、创可贴、缝合线这三项。

相关技术资料部分,各位应该都详细看过,咱们就不浪费时间多说了。今天主要是针对项目的开展,以及具体合作方式,进行一些必要的说明。

首先是力生丸,也就是红水医药公司,这个项目只接受中药生产企业合作,最高可转让百分之四十股份……

项目用地方面,我们已经在和通阳经济开发区接触,很快会拿到一块不小于九千亩的地皮,用于项目建设……

第二个项目是红安医药,包括超级创可贴、缝合线两个小项,这部分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具备生物技术优势的企业……”

两个大项目的基本情况与合作方式讲述清楚,尚静把目光投向会议室内的数十名代表。

第一个问题很快被提出来,但是和医药业务无关:“尚总,一个药企拿到近万亩的土地,这其中是有其他的项目要并行吗?”

这是对合作有担心啊,怕求竭科技靠着官方的照顾,把大量土地转入到房地产开发业务上去。

这事要放在以前,房地产赚钱实在太快了,大家都巴不得这么干。

可眼下是什么情况,房地产行业不能说穷途末路,可作为外行至少不敢轻易下场。

大家最担心的,还是怕求竭科技把资金用到房地产上,影响了正经业务的进展。

尚静对这种担忧也很理解,毕竟求竭科技名不见经传,阳州省也不是什么经济大户,被怀疑太正常了。

特别是提问的这位,来自北方医药集团,一家省级下属企业。

这类的企业不论是对官方的影响力,还是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都远差于国字号企业。

想要在外省发展,的确要带着百二十分小心,谨慎再谨慎是基本操作。

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冲对方点头表示自己的态度:“这个还请杨总放心,求竭科技并不会涉及到工业和高科技之外的其他项目。

您可能有些耳闻,恒润国际金融广场和求竭科技是同一个老板,所以才会存在这种担心,但是完全大可不必。

至少到目前为止,项总手上的所有地产业务,都是通过收购方式介入的,他本人短时间内也没有投资相关业务的计划。

之所以能拿到基本生产所需数倍的地皮,也是为了今后的发展所需考虑。这部分是资料中没有的,我在这里也给大家透露点消息吧。

我们的专利技术授权方,是一家实际规模相当庞大的科研机构,手里自然不可能只有生力丸和缝合线这几个项目。

在求竭科技的未来业务规划中,还会争取更多的专利技术授权,这些多出来的面积,就是为扩大规模提前准备的。”

解决了第一个疑问,后面跟着又是第二个,尝试性提出能否增加股份转让比例。

针对这个问题,尚静的回答就很简单直接了,绝对不可能,四成都是采纳省府建议之后提升的。

这话就纯粹是胡扯,项靕最早给出的就是四成标准,提到省府中只不过为了给阳州官方帮场子而已。

当然,同时也顺便蹭了一把阳州省府的官威,大佬出面才谈到四成,你们这些企业就知足吧。

其实各家企业的代表们也很清楚,既然给出了四成的标准,几乎就没有改动的可能。

只不过大家既然坐在一起谈判,那总要有点谈的东西,东一扯西一拽的,说不定就能松了哪一块土。

问题一个接一个被提出来,尚静和助理团队也很有耐心地一个接一个回答、解释。

几个小时的时间,回答了十六家与会企业数十名代表的近百个问题。

就这个效率,也只能出现在民营企业了,换个小点的官营企业都不可能。

到最后,代表们也实在拿不出什么问题了,这才散了场子准备吃晚饭。

对于求竭科技的评价,更是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仁义”之外的任何回答。

身在制药行业的他们都很清楚,如今国际上的新药开发平均成本已经高达25亿美元。

而求竭科技收取的股份转让金,相对于高涨的新药开发的成本来说,简直良心到不能再良心。

主打力生丸的红水医药,四成股份转让价100亿,其中只有50亿作为授权费用,其他的都会计入到实收资本。

主打缝合线、创可贴的红安医药,四成股份更是只要80亿美元,同样只有一半作为授权费用。

也就是说,不论谁最终拿到合作权,支付的授权费用都远远达不到平均研发费用的占比。

别管人家求竭科技是怎么拿到这些技术授权的,也别管人家花了多少钱,下了什么样的功夫。

总之人家没有因为授权费用的不透明,就仗着项目主导的优势,坑合作伙伴的钱。

这么大的数字上都没有下狠手,其他小地方就更不可能了,根本就没意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