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安静一下!老许的闺女考上京大,这不光是他家的喜事,也是咱们全村的喜事!这样!咱们一起给老许的闺女办个升学宴!家里条件好的,随个份子钱!家庭条件一般的,折个菜!酒水、茶叶钱,村委包了!来来来!赶紧忙活起来!”
在村里,村长的话,还是很有威信的,其他村民纷纷表示赞成。
就像村里哪家结婚,都是大伙一起凑点份子钱,热热闹闹地把喜事办了。
村里有专门负责操办红白喜事的团队,村长一发话,他们就开始了行动。
桌子,每家都有八仙桌。
凳子,村小学正好放假,教室里多的是。
场地,直接在胡同里开摆。
厨房,直接找块空地搭个棚子。
见安排的差不多,村长给镇上的领导打了电话。
“喂!镇长!都开始准备上菜了,您什么时候过来!”
“……”
“好!我组织人在村口迎接您!”
“……”
挂了电话,村长跟老许头说:“老许!镇长过一会儿也要来你家吃饭!”
“啊!镇长要来!”老许头有些受宠若惊。
“老许,你把屋子收拾一下!我去招呼几个人,把村里的卫生打扫下!”
老许头回过身,看着自家的破屋烂墙,心里有些不安。
招待贵客,国人都会选择条件好点的地方。
不光为自己的面子,还是为了让客人感受到尊重。
这可不是死要面子,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待客之道。
女儿考上最好的大学,此时正是风光无两。
在自家破屋内摆酒席,给女儿掉价。
但去其他人家办,老许头又犯了难。
他们家族,多年前的拉饥荒时,大都没挺过来。
因为没钱,很多远亲常年不走动,亲也就散了。
眼下,只剩下近邻。
老许头看了看周围的房子,也就对门邻居家比较气派。
可邻居家的孩子今年也参加了高考,办酒席前,老许头没跟邻居家商量,已经很不妥了。现在还想借用人家的地方,办自家的酒席,老许头张不开这个嘴。
就在这时,梁桂英抱着小儿子走了过来。
“老许!我听村长说,镇长要来你们家吃饭?”
“小凡他妈,是有这么一回事!”老许头尴尬的笑着,“村长也真是的,要早点说就好了!”
梁桂英见老许头不好意思开口,便直接把话挑明。
“老许,你看这马上就到晌午了,你们家估计也收拾不出来!要不,把镇长那桌酒席安排到我家?我家堂屋也宽敞一些。”
老许头没想到梁桂英先一步说出来。
“小凡他妈!这怎么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谁家有困难,还不帮个忙!就这样了!家里门都没锁,你让管事的找几个人,进去布置一下,我带孩子,就不帮你收拾了。”
“小凡他妈!那……那……那谢谢你!”
农村人嘴都笨,除了说声谢谢,实在说不出其他感谢的话。
酒席很顺利的开始了。
孟凡家摆了两桌,用来招待镇上的领导、招生组的四位老师,村里选出几位有头有脸的村民代表当坐陪。
胡老三这种酒品极差的人,当然选不上。
没选上代表,让胡老三心里不满。
又看到领导喝的,是30元一瓶的金六福,而外面桌上,是3块钱一瓶的老村长,脸上更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