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003章 别人家的孩子

回了自己房间,孟凡没有马上睡觉,而是回忆起了往事。

这伙人的出现,证明后续剧情基本和前世一样。

要是没记错,许晓惠今年的高考分数是693分,汉东省裸分第一名。

比他的高考成绩,整整多了111分。

俗话讲,人比人,气死人!

他和许晓惠是同一年,上学也同一级。

小学时,他在二班,许晓惠在一班。

初中时,他在六班,许晓惠在一班。

高中时,他在九班,许晓惠在一班。

可能同年龄的女生,要比男生的智力发育,要早一些。

孟凡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但许晓惠学习成绩更优秀,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年级第一。

每次孟凡考一次100分,拿着试卷想去老妈那里讨要一份奖励。

可老妈梁桂英只会拿许晓惠说事,“你看看人家的惠惠,考了好几门100分,都没向家里要东西。下次,你要是能考过惠惠,我就让你爸给你买玩具!”

下次,永远是下次。

就因为许晓惠的存在,孟凡一直没得到过老爸老妈的实物奖励,甚至口头奖励也很少。

许晓惠这个名字,在他们家,一直扮演着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好学生的标杆。

有些父母总喜欢将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念叨给自家孩子听。

“天天就知道玩,你看人家某某某一回家,就开始写作业!”

“考95分就不学习了?你看人家某某某考了100分,还是照样学习!”

可能父母想要让孩子“知耻而后勇”,但是孩子尝不到甜头,鼓励也变成单方面的打击力。

孩子长大,自我意识强了,和父母的沟通,很容易出现问题。

这时,父母总是很委屈的来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是不领情!”

孟凡的父母就是这样。

熬过鸡飞狗跳叛逆期,他终于上了高中,高中住校,四个星期才回一次家。

不经常见面,他和父母的关系,反而变得更融洽了。

可2004年年底最后一个月休,在家吃饭时,他发现老妈梁桂英时不时的呕吐。

生物课上讲过,这叫妊娠反应,俗称孕吐。

老爸孟宪军这才跟他商量,“小凡!我和你妈,打算给你要个弟弟,以后你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玩!”

孟凡心里不是个滋味,这哪是商量,分明是下通知。

三岁一个沟,相差十几岁,两兄弟隔着东非大裂谷,怎么玩到一起?

等弟弟上幼儿园时,他也该参加工作了,怎么学不到一起?

能有兄弟感情,才怪!

除此之外,二胎政策还没有放开!

桃花峪村流行的彩礼钱是3888元,寓意三家一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