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二章 爱慕

镇宅犯四凶符

功用:住宅方位犯四大凶煞者宜用此符可解。

咒语:雷祖圣帝,远处天曹,掌管神将,邓辛张陶,能警万恶,不赦魔妖,雷声一震,万劫全销。

笔顺:先一画向右带撇势,其下写邓辛张陶四字,如前法涂没之。正中向下一竖,顺笔圈转。先左方二圈,次右二圈。后及下方。圈法可自寻绘。然后折下至下方之中央,再作一圈顺势向右挑上,末加三夷于中。再写一火字。

镇宅犯五鬼符

功用:凡家中时有失物或人有东置西忘记等皆系五鬼为崇,以此符镇之。

咒语:五鬼五鬼,奔逐忙忙,迷人藏物,搬运无常,我奉敕令,逐厉避荒,如敢有违,化骨飞扬。

笔顺:先一画向左方下撇共画四曲,如草书虎字。至末一笔折向下方,向右方连作二圈,然后转向右上方,中间加一竖,竖末写一殷字,如前法涂没之。

镇宅犯七煞符

功用:凡犯七煞,家宅不安,疾病口角,终年不已。须用此镇之。

咒语:青龙居我左,白虎侍我右。朱雀护我前,玄武立我后,四方四神将,将我元形守,七煞是凶神,安敢入我户。

笔顺:先从正中起笔,在左方向上一圈,至相接处折向下右方往上一圈,再往下折向左方上成一形,正中加一竖,两旁各加一夷。然后从右方之圈中起,向左一撇,竖上左加二点,右加三点。

禳家宅灾患符

功用:凡家中一切灾患皆可用此符禳。

咒语:阳明之精,神极其灵,收摄阴魅,遁隐原形,灵符一道,诸患弥平,敢有违逆,天兵上行。

笔顺:先写一鬼字,两旁作三曲,中写耳字,听字,下正中一圈,连续向左右顺逆共作六圈,在中间折下,向左上方圈,向右下方作二曲上挑。

禳命宫破败符

功用:凡人之命宫中有大破败者用此符咒禳之,可免灾害。

咒语:天道清明,地道安宁,人道虚静,三才一所,混合乾坤,百神归命,万将随行,永退魔星。

笔顺:先写一鬼字,如上法,中间写一甲字,竖须特长,再从右上方起斜作七曲,竖末向左右二小提。

已经找到解决的办法了,那便是三清符箓,在此期间要注意安全,用五雷镇宅符防止妖魔侵入,五雷镇宅符,此符由三清符头,雷令,勅召,五雷,煞,罡六部分组成。

分解画法如下:

三清符头:玉清敕,上清敕,太清敕。

雷令:书雷时,云头一部一念,雷公,电母,风伯,雨师,春夏秋冬四雷公。

令字则一气呵成,不用咒。

勅字:勅召五方蛮雷使,依次入东方蛮雷使,南方蛮雷使,西方蛮雷使,北方蛮雷使,中方蛮雷使。

再依次入五方雷,入东方青雷,南方赤雷,西方白雷,北方黑雷,中方黄雷。(注入五方雷炁)

雷字:书雷字如雷令念云头咒,三转一转一念“唵哄哄”,作观想雷霆状。

煞字:天煞地煞年煞日煞月煞时煞一切鬼神逢符自煞,须边书边念,一气念完。

罡字:念十二地支加敕字。

入煞:以笔涂盖住煞字中间一部分,入五方煞及天罡煞,再引五方雷炁注入其中。

再敕符即可。

再接着念玉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

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

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

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玉清宝诰:玉清,原指三清境之玉清圣境,为元始天尊所治之处。此引指元始天尊。宝诰,诰即告。道门文体之一,系仙真教诫告示之真言。

至心皈命礼:斋醮诵经用语。至心,诚心至意;皈命,即归命。《皇经集注》称:“诚有未至不为至心,少有追悔不为皈命,讽此经永诚不改而恭持,故云至心皈命礼。”此处指在开始诵《玉清宝诰》前先称此示虔心。下同。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三界,指欲界、□□、无□□,又称三界天。欲界为食欲和□□未清除的众生所住世界;□□在欲界之上,已离粗欲而只享受精妙境象的众生所住世界,但此界仍有质象形碍;无□□更在□□之上,为离质象形碍清澄虚净之世界。三界中人寿命有限,不能超越劫难,寿尽仍要入于轮回。梵炁,指大梵之气。罗,大罗天。位于三界诸天之上。此句言,三界诸天之上,为大罗天胜境,大梵之气,包罗诸天。

上极无上,天中之天:此句言,位于三界诸天之上的大罗天,为至高无上的仙境。《灵宝无量度人上经》称:“大罗天者,虚皇(元始天尊年号,此引指元始天尊)居之,包含天地,不可究极。”故曰上极无上。元始天尊为道教至高神,所有诸天仙境皆以大罗仙境为至高境,故言“天中之天”。

郁罗萧台,玉山上京:郁罗萧台,为元始天尊升座之台。《皇经集注》称:“天中最上之极,天中之天,神光芳郁,萧然真清,故言郁罗萧台。”玉山上京,即玉京山,为元始天尊郁罗萧台所处之境。《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称:“玄者玉京山,在三清之上,无色无尘,上有玉京金阙七宝玄台(郁罗萧台),紫薇上宫,中有三宝神经,山之八方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方各生一注,弥漫八方,覆盖诸天,包罗三界,为无上大罗天。”故言“玉山上京”。

渺渺金阙,森罗净泓:渺渺,悠长而遥远。金阙,即天庭。森罗,纷然罗陈。净泓,喻指纷然罗陈的天庭如同海水一样洁净而深远。《皇经集注》称:“天有万象罗列,深奥难穷,故言森罗净泓。

玄元一炁,混沌之先:玄元一炁,道教认为天地万物皆由玄、元、始三炁所化生。其顺序是元炁分形而生始,二炁分隶混沌开光,炁清高澄成天,炁降积滯成地,二炁分合中有和炁,名曰玄炁。故称“玄元一炁”。《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称:“无上三天,最上为大罗天生玄、元、始三炁,化为三清天。”故“玄元一炁”,又指清微天玉清圣境。混沌,谓天地未开辟以前之元气状态。

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宝珠,指化生天地万物的玄元之气。玄之又玄,语出于《道德经》,指深远莫测之意。

开明三景,化生诸天:开明,开启光明;三景,指日、月、星。《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三章》称:“三景得之而发光。”化生,谓神的妙化。《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称:“化生者,福有神力,于变化中生。”

亿万天真,无鞅(yàng)数众:天真,道教所分七品道士之一。天真道士,谓体合自然,内外纯静。无鞅,无穷无尽。此句言,元始天尊开劫度化下界学道之士,数量众多,无穷无尽,以阐扬道理,弘扬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