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曲夏芳开始给新来的一群昆仑奴进行军训。
除了军训,也教导他们中原话。
同时,村里的扫盲班也开始上课了。
里正家的大军叔,可是考上童生的,给大家伙上课是完全没问题的。
除了曲大军,后面加入村子的人里,对于有才干的人,她也给他们进行了职位安排。
在其中,有一个在逃难路上一家子死绝的青年,人称顾德文,原是一个商行的账房,对计算账目,统筹等,都很有心得。
曲夏芳就把此人安排做了大伙新的账房统计。
而族人里,除了曲大军,二爷爷家里的曲大叔也是极能干的,时人重视长子,都会给长子进行最高规格的教育培训。
曲大军和曲大叔这边都是如此。
曲夏芳想了一下,让曲大叔带着曲三叔,曲二弟等,在村里选了几个擅长打探消息的人一起,组建成了一个打探消息的密报人员。
他们除了在村里选择几个成员,还额外在昆仑奴里,选上了两个跑得快的年轻人,作为打探消息的密报外围人员。
曲二弟虽然之前读过一些书,但是年龄不大,也没受过太多的教育。
现在,只要得空,每日也必给他安排了读书和军训的课程。
事实上,村里的大半人,都在努力的活着,青壮和孩童,基本都是必须要读书和军训的。
人们经过多年的边境生活,经过逃难,自也知道生活的艰险,对于难得得到的学习机会,自会分外的珍惜。
在他们努力的学习和军训的时候,曲夏芳却不知道,好几股的势力,都在寻找她。
这些势力来到大草原,在曲夏芳他们之前居住的村子逗留了很久,不过,因为没有等到人,只当曲夏芳等人早就逃走了,便朝着通往中原的地方,以及朝着草原伸出的地方,开始延伸了继续寻找曲夏芳。
为了得到神雷,各方面的势力,都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寻找曲夏芳。
可惜,他们一直没找到人。
而等时间又过去一个月,在曲夏芳他们原来居住的村子,那些曾经种植出来的棉花,也可以收割了。
这些棉花是他们去年逃难而来的时候,在野地里发现的野生棉花做的种子。
棉花可是好东西啊,眼看着马上就要入冬了,如果拿来做成棉袄和棉被,到时候,可以避免更多的人被冻死。
所以,收割棉花排在了曲夏芳他们村子的首要任务上。
曲夏芳于是先派了族人去打探,确认安全以后,就带着四百来个新训练出来的兵,朝着棉花地进发了。
这一次,收割棉花还是很顺利的,一路走来,既没遇到辽人,也没遇到宋人。
大伙在曲夏芳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收割着棉花,只花了半天的功夫,就把棉花收割好了。
棉花运回部落以后,妇人们开始为大伙赶制棉背心。
因布料是充足的,不过大半天,就把棉衣赶制出了大半。
现在已经开始寒意侵身了,当穿上暖融融的棉衣的时候,所有人都露出了惊叹的脸色来。
“这,这,这就是棉花吗?棉花可真是好东西啊。”
大家伙把棉花都给记在了心里,并下定决心,等来年,一定要多种植一些棉花才行。
那些被清理出来的棉花种子,被众人小心翼翼的拿了兽皮袋子装好,给护着什么奇珍异宝一般。
嘿,棉花呢,这可是好东西。
虽然今年每个人只能分到手一件棉背心,但是已经足够暖和了。
如果明年种植得更多的话,到时候是不是大家伙都能分到大棉衣?盖上更好的大棉被?
曲夏芳心说,这才哪到哪呢?事实上,除了棉衣,棉花还能拿来纺织了做衣服呢,纯棉的衣服穿在身子上,那才叫个舒服呢。
可比粗面衣服穿得舒服多了。
对于明年,大家也很是期待了起来。
而收完棉花以后,眼看着军训有了一段日子,这攻打沙漠盗匪的事情,也该安排上了。
第二天上午,曲夏芳叫了曲里正,曲二爷爷,曲大军,曲大叔,曲三叔等亲信一起,开始召开了攻打沙漠盗匪的会议。
听说曲夏芳打算通过攻打沙漠盗匪,达到练兵的目的,曲二爷爷等人都瞪大了眼睛,他们看向曲夏芳的目光,越发的不同了。
曲夏芳道,“三叔,你们应该大概知道沙漠盗匪的老巢在什么地方吧?对于他们到底有多少人?什么饮食起居,有没有什么消息?”
刘二根稍后被带了过来。
刘二根是个人精,在沙漠盗贼的匪徒里给人送好酒好肉,当时就把人家的贼窝摸清楚了。
此时,见曲夏芳问起,他忙把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那沙漠盗贼的匪徒窝,就在沙漠以西三百里的地方,那边有一个湖泊,盗贼们平时依靠着湖泊的水源而生活。如果不出去抢劫,他们就会在湖泊周围醉生梦死。至于他们的人数?大概在三百人左右。”
曲夏芳听说这个人数问题,越发的满意了。
四百人对付三百多人,应该没问题。
毕竟,他们还有神雷助力呢!
当即,和众人协商好了更多细节问题,众人便决定第二天进行剿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