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太太寿宴以后,次日早朝。
伴随一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帝国的早朝开始了。
而这一日的早朝,最先站出来的,是投靠了林氏的一个官员。
这个官员拂了拂衣袖,道,道,“陛下,现如今太平盛世,实不宜养着太多的兵马,依臣之间,不如削减了曲家军军费,用以修建民生,民强国富,让人民吃饱富足,更利于民生。”。
此进言一出,整个朝堂都议论开了。
皇帝拿到奏折以后,把奏折放在一旁,良久没有言语。
最后,等群臣吵得不可开交,皇帝这才轻飘飘的道,“曲家军的军费,朝廷从未拨款过,一直都是曲家军自给自足。”
皇帝这番话说出来,那进言的林家派党羽,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起来。
“什么?曲家军竟军费自给自足?这,这,这怎么可能?芳和郡主带着曲家军归顺朝廷,到底所为何?难道,难道是为了天下苍生吗?”
毕竟,曲家军都能自给自足了,凭着曲家军打下的辽国领土,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称王了,却为何又向皇帝投诚?也只有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太平盛世,这才说的过去了。
一时,曲氏这种不爱钱权,只为天下苍生兴盛的态度,让满朝文武都大为震动。
事实上,这个曲家军的军费自给自足之事,对朝廷上的官员来说,不只是用“震惊”两字来形容了。
曲家收复被辽人占据的土地,又灭了辽国,对中原人来说,这是天大的功劳了。
那林家官员原本想利用军费削减曲家军,打击曲家军,不料人家曲家军,军费根本不从朝廷出,人家军费自给自足,自己养的兵马,林家的此番行为,不但没有落得一个好,反而给曲家军又提升了一番的声望和高度。
林永钊正要说一些什么,皇帝又一本正经的道,“爱卿所言的削减军费,用以民生,的确有道理,今日起,南疆军便削减三成军费,用以民生生活等修建好了。”
皇帝这话一说,林永钊立即傻眼了。
这南疆军,可不是他兄弟林永坚的部下。
林家一直想弄更多的军费扩军,其狼子野心,只要不傻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毕竟后宫有林淑妃在,朝堂有兵部侍郎林永钊,兵马又有南疆将军林永坚。
原是林家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一日,结果林家偷鸡不成蚀把米,林家军的军费竟也被削减了。
林永钊急切的出列,对皇帝道,“陛下,不可啊,这军费削减可是大事,不能轻易削减。”
皇帝淡淡的道,“刚刚爱卿也不赞叹削减军费吗?怎的出尔反尔?此事不容再议,就次定论吧,下朝!”
皇帝甩动衣袖,拂袖而去。
林永钊脸色难看,阴沉沉走出了朝堂外。
等回到林府,林家的门客和投靠林府的官员都急切赶来,一群人偷偷来到书房商议。
“大人,如今这般,可如何是好?”
“要怪,就怪那曲氏小儿,谁知她的军费,竟全是自掏腰包的?那可得多少钱啊?”
“林大人,听说曲氏擅经商,手里有富可敌国的琉璃坊,还有糖业,甚至还有马场,牛羊场等,自是不愁军费。”
“可恶,要是这些产业是我林氏的,那该多好!”
那样的话,他们林氏早就造反成功了,哪里还用得着林氏一族削减脑袋的蝇营狗苟。
林永钊的亲信对他道,“大人,这京中,原是林氏一族的天下,如今来了个曲氏,又得陛下重用,长期以往,只怕林氏的那一份利益,终有一日会被其所取代啊!”
林永钊听了这话,脸色越发的阴沉了。
这一名亲信对他所言之事,正是他所担心之事。
原本他们有淑妃在宫中,皇帝又没立皇后,他们还有三皇子在手,一旦三皇子登基,他们林氏一族,必然荣宠万分的。
事到如今,他们反倒在曲氏跟前跌了个跟斗。
“大人,仍由她曲氏再强大,也不过是一个臣民而已,当务之急,还是立太子之事更为重要。”
“大人,三皇子并不占长子之位,一旦大皇子拉拢了曲氏,凭着曲氏的威望,对三皇子来说,肯定是一大威胁。”
…
林府的书房吵成一团,而郡主府,却分外的风平浪静。
此时的曲夏芳什么都没做,正在忙着弄钱。
是的,继续扩展生意,赚取更多的钱财,才是曲夏芳的目的。
只有足够多的钱财,才能养着兵强马壮的曲家军。
而脂粉生意,除了给帝国的女性带来健康和妆容的改变,一旦扩展开来,还能给曲夏芳带来巨大的资金。
新店开业,虽然产品足够好,但是产品的宣发,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曲夏芳把目光,放在了青楼歌姬的妆容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