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昂做到了,李世民就既往不咎了。
后来冯昂到七十多岁才病逝,雷州依旧是冯家之地,可以说是世代荣耀。
从历史上看,冯昂是没有叛乱之心的,
所以江波自然不会建议派兵镇压,他在折子上写明冯家镇压岭南道将近百年。
如果有叛乱之心,早就自立为王了,没必要等到现在。
大唐之前分化冯家实力,把最繁华的广州一带割走了,人家当时都没有造反,怎么可能现在造反呢?
他随后写这一次应该是有人诬陷冯家。
不过朝廷上下需要一个交代,那么可以安排冯家安排一个人去长安当质子。
如此对天下也有一个交代。
……
李泰回到了府中,随后将杨忠和李昌利喊了过来。
他接着将事情说了一遍。
最后说道:“你们怎么看?太子那边必然会上折子,你们看,我应该怎么上折子,才能不输于他。”
杨忠哪里知道怎么处理这样的国家大事,眼珠子乱转,也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
李昌利小心问道:“殿下,县公那边怎么说?”
“妹夫……”
李泰微微皱眉。
他是有些不爽,李昌利这是啥意思。
他李泰从小在长安长大,难道在这样的大事上,处理能力还不如江波吗?
江波的确很有本事,会赚钱,会画画,会破案,会写诗。
但是家国大事,这样的政治事件,江波来自一个小村子,他会处理吗?
“妹夫没说什么,一句话都没有。”
李昌利点点头,想了想,他还是说道:“殿下,属下听说高句丽那边最近又不太平了,属下觉得这件事还是先不要急着下判断,调查清楚再说。
万一冤枉了耿国公,那不是枉起兵霍。”
李泰喝了一口茶,“这是你的看法,那你觉得我父皇会怎么看?”
“陛下……”
李昌利急忙闭上嘴巴,他可不敢随意猜测李世民的想法。
“无妨,这里又没有外人。”
李昌利一礼,随后说道:“陛下向来有魄力,但也有容人胸怀,如果确定了冯昂确有不臣之心,陛下自然会遣兵镇压。”
“如果冯昂没有叛乱,或者说没有证据,属下觉得陛下都不会动他。”
李泰想了想,觉得李昌利说的有道理,便说道:“那你来说,我来写,我给父皇上一份奏折。”
“劝他三思而行,但一旦有问题,立即以雷霆万钧之势镇压冯昂。”
杨忠见李泰又一次听李昌利的建议,心中着急,他眼珠子乱转,许久终于憋出一个建议。
“殿下,既然要调查冯昂,不如我们率先安排人去雷州梧州一带。”
“如此万一朝廷来了人,我们这边也有准备。”
李泰点点头,“这个想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