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小的魏三,四川金堂县人,初入京城,想在会馆谋个唱戏的差事,还望爷您能给个机会!”
魏长生低眉顺眼,恭敬的很。
老班主站在不远处,背对着魏长生,虽然看着台上,但注意力全在二人的对话上。
这到了京城,谁都是大爷,谦卑一点总归是没错的。
管事儿的见魏长生知礼数,又是同乡,而且长得也不错,嗓音听着也舒服,便问了一句。
“会唱昆曲吗?”
魏长生点点头:“会,所有的名曲都会。”
管事儿的一抬手,“来,唱几句听听。”
四周不下百人,魏长生也不惧,没有丝毫犹豫的开嗓,将台上正唱着的牡丹亭从头开唱。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魏长生的嗓音穿透力很强,男声唱女腔,一点儿都不粗哑,反而带着些许的娇憨和媚态,与台上正唱着的柔和婉约之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听的管事儿的满脸的笑意,一双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忍不住的连连点头赞赏。
距离魏长生较近的客人,也忍不住频频回头看他。
“好好好!这嗓子放眼整个京城都是数一数二的角儿!魏三儿,以后你就在我们四川会馆唱戏,一场戏一百纹银,要是反响不错,每个月递增二十纹银。”
管事儿的拍板要了魏长生,给的银子也算阔绰。
可……
魏长生:“爷,小的这边自带戏班可以吗?”
管事儿一顿,“可以,但是银子还按之前说的价来。”
魏长生松了一口气,“没问题,您能赏脸给我们戏班一口饭吃已经很好了。那每次表演的曲目是会馆这边定,还是我们定好了给您说一声?”
管事儿略微思索片刻道:“曲目你们自己掂量,京城大热的昆曲曲目随便安排。”
话说到这儿,魏长生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爷,其实我们戏班主要唱秦腔,就是梆子戏,您要不要也听听?”
自从入了梨园行,他学的就是梆子戏,昆曲虽然目前是大热戏种,他也能够信手拈来,但此次来京城,他们戏班还是奔着能让梆子戏在京城大热的目的来的。
要是连唱都唱不了,那又有什么意义?
“秦腔?”
管事儿的来京城前在四川听过,这秦腔粗犷豪迈,偏生活气息,与昆曲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将这种风格搬上台面,会像昆曲一样大热吗?
管事儿的沉默了,他皱着眉头,看了看戏台上下,再扫了一眼魏长生殷切期待的眼神,略微思忖片刻后道:“你要知道,会馆是咱们四川商帮活动交易的地方,这戏台也是吸引人气,促进交易的渠道,而昆曲是目前吸引力最好的戏种,只有生意好了,掌柜们高兴了,这戏演才能长久。”
魏长生神色一黯,点头称是。
管事儿:“但看在你我同乡、生活不易的份儿上,会馆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魏长生瞬间抬头,眼神极亮。
管事儿于心不忍说道:“一会儿这出戏完了,你上台清唱你的秦腔,且没人给你伴演。你要是能凭实力获得满堂彩,以后你每次来会馆唱演,都可以加一场秦腔,但这一场没有银子给你。”
魏长生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只要您给机会,小的一定做到……”
管事儿的一抬手,制止了魏长生接下来的话。
“话不要说的太满,做事也要慢慢来,不急。”
魏长生抿抿唇,点头称是。
没有发生的事情,一切都是未知,话说的太满,容易打脸。
魏长生站在客人后方,在老班主递来安抚的眼神之后,深吸了一口气,静静地等待着京城戏台上专属于他的第一场戏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