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六章 废辩立协

又为何不听从兄长的建议,尽早诛杀十常侍。

不然的话,何至于此?

心里委屈顿时席卷而来,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何太后不知道,远在冀州的他,是不是因为责怪于她,这才数月不发声。

仅是派人祭奠了先帝,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回过她的手书。

这等做法,与以往大相径庭。

显然,是被伤透了心。

何太后明白这其中的原因,悔恨莫及。

但作为此刻心中唯一的依靠,她就无理取闹了!

汝为何迟迟不来京都啊!

汝难道就看着这些佞臣作乱吗?

本宫都快要被他们欺负惨了!

吾儿啊,他可是先帝亲立的大汉皇帝,就这么被这董卓这贼子给废了。

实在是痛煞吾也!

不表何太后如何伤心,在场一众朝臣们心中亦是极为不舒服。

曹袁等人可以离去,但他们不行,受迫于形势,他们敢怒不敢言。

至于曹操、袁绍等人同样是无可奈何罢了,他们一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幕。

既然无从阻止,还不如眼不见为净,在少帝被废前罢朝离去。

其实,若只是董卓一方势力,即便他拥有着数万兵马,但曹袁两系发狠,勾连门生故吏,也能成行。

可问题是,这其中掺杂了董氏一族。

这就让他们头疼了!

如此大汉倾覆之际,你们这群外戚居然不顾后果,与董卓勾结在了一起。

难道就为了这皇帝位?

是的!

若是董氏一族听到,定然会这般回答。

曹袁两系官员与其说不反抗,还不如说他们心灰意冷,已经不想为这朝廷卖命了。

这是心结,其次才是兵马实力的对峙。

何进死后,董卓进京,他之部下逃的逃、散的散,构不成威胁。

所以,何氏一族,形同傀儡。

曹袁两系虽然手中还有些力量,可终归无法与董卓加上董氏一族相抗,无非是自保而已。

因此,对于废帝一事,他们适才表现的无力,以及那份油然而生的气愤。

皇帝位尘埃落定,董卓再次拿出了封赏诏书,由于曹袁两系不在,董氏一族就成了弱势。

董卓很理所应当的成了丞相,典领百官!

王允因投靠及时,被董卓认可,成了司空。

董卓手下谋士李儒成了郎中令,其部下大将各有封赏,身居京畿要位。

最后,以曹袁不敬新帝之罪进行清算。

董重做了光禄勋,顶替了曹操的位置。

曹操光禄勋被夺,撵去益州当汉中太守,但保留了曹嵩的司徒之位,以此为质。

袁绍廷尉也被褫夺,撵回冀州当渤海太守,就是为了恶心李岷,董卓对他在黄巾起义时期的设计可谓是耿耿于怀。

但同样保留了袁隗太尉之职,以此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