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严肃的说:“当然,不然,你的感情从何而来,又怎么如见其人呢。”
我恍然大悟,要不老师朗诵时,让人如临其境呢。他是下功夫钻研,把李白的生平,这首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及赏析,都一一做到了。
我下功夫先把老师提到的问题搞清楚:“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我还看了李白的简历,知道李白五岁就会背”六甲“,十几岁就写出了有影响的诗歌。他还遍游大好河山。他比杜甫大十几岁,和杜甫有三次交往,他们是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还两次入狱。第二次被赦免后作:《早发白帝城》七律诗。62岁因病去世,虽然,有说醉死的,还有说醉后下河捞月而死,但病死为正说了。捞月之说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想象出来的浪漫之意境了吧。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我为什么喜欢这首诗词呢?
我觉得,这是一首自然天成非常大气气势磅礴的诗词。
他借酒抒情,寄情于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不满之情,也表达了对人生归宿的无奈之怨。
随着深入的学习探讨,
我知道了:《将进酒》是诗不是词,
诗的意思,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况,这些无疑加深了我对这首诗认识深度,在参加活动朗诵时,我还事先请老师给过审。
老师听了表示满意。我窃喜。
可老师又提问了:”他们在哪喝的酒啊?“
我茫然了。
老师笑着说,就是一家酒馆呗!
他要告诉我的是:你要身临其境啊。
这诗写的就是他们的一次朋友聚会,诗仙敏锐的抓住了这一次,和多次的聚会饮酒的感受,抒发他“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心情,抒发他喜好交友,喝酒聊天,讲人生哲理,诉不公人生,抒发人生苦短的悲悯之情,这一切都让它融在酒中,一醉解千愁吧!
我参加活动朗诵获得了成功,这里有老师的指导,和心血,我受益匪浅,直到现在,我也不认为我的朗诵达到要求,永无止境啊,对诗,对朗诵,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认识是没有尽头的。
李白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是人生的哲理,还是人生的归宿。
我理解:诗人生不逢时,他也曾经是热血青年,饱经风霜。他所抒发的是对自己蹉跎人生的不满和对人生希望的期盼。
但诗人终究没有能够东山再起,人生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但他成为大诗人,留下脍炙人口的浪漫诗篇,这是事实。
如果诗人穿越至今,看到自己的诗篇流芳千古,他也会感到欣慰。
他会感叹:李白斗酒诗百篇,直挂云帆寄沧海。
其实,我觉的人生的感悟是什么:
一是过程是精彩的,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人类造福。
一是创造美好的人类社会。
李白会同意吗?他吟诵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