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1章 毫不妥协

现在粮食价格涨了五成,如果把柳家运进城的粮食全卖出去,最多不亏不赚。

能做到这个地步,最大功劳自然要数薛瑞。

他现在在于谦手下做赞画,日后少不得一个好前程,柳家都是明白人,要是为了一点银子坏了薛瑞名声,那才是得不偿失。

是以,薛瑞提出限购的想法后,柳家几父子虽然觉得麻烦,还是点头表示会坚决执行,免得低价粮食都被一些想投机倒卖的二道贩子买去,让那些真正缺粮的穷苦百姓饿肚子。

安排好这一切,薛瑞就回了府中。

他却不知道的是,在柳家粮铺重新开张后,城中另外几家粮铺也降了价格,同样宣布了限购的要求。

北京城中,最大的粮商要数许、周、王、孙、何五家,这五家粮铺分布京城内外,每年所售粮食占整个行业六七成。

如今的粮食行会,便是由这五家把持。

而这行会的会首,便是有“许百仓”之称的许韦昌担任。

许韦昌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据说他祖籍江苏,在二十年前,因家中困顿,不得不走南闯北,做了起了小贩。

还别说,许韦昌确实是个做生意的人才。

在江苏做了几年生意后,许韦昌攒下了一些家底,开始涉足大宗粮食交易,并借着京杭大运河的便利,把江南的粮食运到京城来贩卖。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许韦昌已经成了粮商中的翘楚,据说他麾下光存粮的粮仓就不下百个,因此得了个“许百仓”的名号。

前次京师戒严,许韦昌联合几个大粮商,将粮食价格抬升了不少,准备大赚一笔。

谁知,也先打败京营二十万大军后,竟然没趁京城兵力空虚继续南下,反而跑回了老家。

京师之围还不到十日就解除,粮价没有支撑,顿时暴跌,让几个大粮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这次,也先再次南侵,许韦昌等几个大粮商一合计,觉得这次很有操作空间,于是便联手抬升粮价,短短几日时间,就让京师整体粮价上涨了六七成。

京城一百二十七家粮行,除了部分生意不景气,即将退出行业的破落户外,其余粮铺在得到大粮商的指示下,纷纷将粮价拉升到同一水平。

然而,有一家粮铺在涨了五成后,不肯再继续涨价。

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商人,大粮商们有的是办法对付,得知柳家粮铺不给面子,大粮商孙河拍着胸膛说这事让他解决。

一个囤粮不到三千石的粮铺,几个大粮商们有一百种解决的办法,孙河表示要出手,其他人自然没兴趣再争,只说让他赶紧去办。

这城中但凡有一家低价售粮的粮铺开着,就会有无数百姓继续观望,只有让所有粮店的粮食价格处于同一水准,老百姓才肯接受这个现实,开始购买高价粮食。

孙河的解决办法简单而有效,让一群地痞打砸柳家粮铺后,柳家粮铺果然关张歇业,不出意外的话,等下一次开张,柳家粮铺的粮食售价就会再提升两成。

办成这件事,孙河回到京城太白酒楼。

最近一些时日,几个大粮商们都在这里议事,暗中操控着京城的粮食行业。

进了雅间,孙河正要邀功,环视一圈,却没看到许韦昌的身影,不由问道位,许老哥怎的不在了?”

角落里,大粮商王贵清正在把玩一枚通体翠绿的玉佩,闻言头也没抬道是第十三个小妾要生了,急着回去抱儿子,其他的事让咱们看着办。”

许韦昌的实力母庸置疑,众人推他做会首,也是心服口服,平日里有什么拿不定的主意,都会让他拍板。

别看许韦昌生意做得大,可有件事却很头疼,就是他四十余岁,却没有儿子。

府中妻妾生不争气,给他生的都是女儿,许韦昌一直急着要个儿子来继承家业,如今小妾临盆,他连生意都顾不上,忙着跑回家去等儿子出生。

孙河坐下,笑着道老哥这胎要是再生个女儿,我看也别生了,我老孙儿子多,直接过继一个给他算逑,不然他迟早要累死在女人肚皮上。”

正在火炉旁烹茶的周奇闻言来了兴趣,回头道说老许家三闺女生的很俊俏,你们要是有合适的小子,不妨找媒人说说亲,要是被老许看中,那嫁妆可少不了。”

“呵呵,等等看吧,老许这胎要是真生了闺女,我就跟老许提提,让我家老幺入赘到许家,这买卖你们说划得来否?”长得极为富态的粮商何六斤笑道。

“你人长得丑,可想得倒是挺美!”

几个粮商闻言,顿时笑骂起来,这种玩笑话背地里说说就行了,要是真跟许韦昌提这事,搞不好对方会直接翻脸,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粮商们嚼舌根的同时,许韦昌正静坐在府中凉亭里出神。

后院里,隐隐传来小妾痛苦的呼喊声,然而,这声音却丝毫没有引起许韦昌的情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