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章 军事顾问

“承蒙陛下抬爱,学生也只是些小聪明而已,这兵事还得于尚书和公公这样老成持重之人操持才行。”见这太监说话倒也客气,薛瑞乐得奉上一记马屁。

“呵呵,你这少年人倒是会说话,估摸着你还不知咱家名姓吧,实话与你说吧,咱家是陛下身边伺候的秉笔太监兴安,你可听过?”兴安饶有兴趣的问道。

原来是兴安!

薛瑞惊讶的打量着这个史书上留下姓名的人。

兴安和金英一样,都是张辅在永乐年间征讨安南后带回的俘虏,到正统年间,两人在宫中的资历已无人可比,而且都深受皇帝朱祁镇信任。

薛瑞了解过兴安的过往,他在永乐年间伺候过朱棣,在宣德年间,又被升为长随奉御,掌库藏出纳之事。

正统初年,兴安受命前往两浙苏松暨扬、泰二州,清理盐法,遴选军士,处事得当,以“公而忘私,廉而益谨,公论攸从,人心允服”的功绩,晋升为左少监,后又接连升为司礼监太监,受赐蟒衣玉带。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玉登上皇位,在调整内官职位时,独留下能力人品俱佳的秉笔太监兴安,金英则因为不受朱祁玉信任,被内官们排挤。

如今见到这个历史评价不错的太监,薛瑞倒是生出了一些敬意,拱手道公之名,学生如雷贯耳,不知公公到此处有何贵干?”

兴安还以为他是说套话,也没当回事,随意道家来此,是为了协助于大人,你可知他现在去了何处?”

“于尚书巡视完德胜门,和亲卫取了几匹快马,又朝西直门去了,想必是要将九门全都巡视一遍……这城头风大,公公不妨到城下去歇息吧,待于尚书回来,再上城头商讨军务不迟。”

如今快要入冬,兴安都六十岁的人了,在城头呼啸的寒风中,恐怕有些遭不住,是以薛瑞好心提醒道。

兴安却摇头笑道家可不是娇生惯养的身子,你这半大小子都能顶得住寒风,咱家岂能甘于人后?”

还是个好面子的太监!

对此,薛瑞只好恭维道公当真龙马精神,学生不及也。”

“呵呵呵……”

兴安笑了几句,又问了薛瑞一些军中之事。

在兵部这些天,薛瑞可没有白混,打听到不少有关军事的消息,兴安问起来,他是对答如流,让兴安对他的见识颇有些惊讶。

得得得——

正说的起劲,城头上传来一阵马蹄声。

众人回头看去,就见于谦骑着一匹快马,在亲卫的簇拥下,朝这边飞驰而来。

“吁——”

于谦勒住缰绳,让马减速停下,跳下马走过来。

“见过于大人。”

兴安不敢托大,上前几步,主动跟于谦见了礼。

于谦拱手道公前来,可是奉了陛下旨意?”

“不错,咱家正是奉了陛下旨意,前来协助于大人整理军务。”

兴安点头道外,陛下还有口谕,命于大人即选精兵于教场驻扎,以便调用,自都指挥而下不用命者,斩首以徇,然后闻奏。”

这道口谕,相当于给了于谦先斩后奏之权,若有将士不肯用命,都不需要报告给朝廷,直接砍头就是,这无疑增加了于谦威信。

“臣遵旨!”

于谦接旨后,当即叫来传令官,下达了第一条严肃军纪的军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这条军令,让城头众人一阵胆寒。

如今,明军二十余万大军驻守城外,可以说是背水一战,按照于谦的军令,这次许胜不许败,战败则死于瓦剌刀下,逃跑则死于督战队之手。

总之,想活命就得打胜仗!

城下军队在于谦的激情动员后,本就士气大振,如今又有如此严明的军纪,将士们更是失去了侥幸心理,都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要和瓦剌一战。

一时间,二十万大军军心大振,勇气倍增。

于谦回来没过多久,就有探马来报,说是瓦剌大军已抵达河北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