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这些重臣拿着自己试卷观看,甚至还因此召见自己,闻焕章心中稍稍有些得意,又收拾了心情,向众人道:
“末学后进,参见神机将军。”
“不知将军召我,是有什么事情?”
有些玩味地看着闻焕章,朱武向他说道:
“到底为何召你,难道你不知吗?”
“说说你为何在试卷上说,燕京应顺服大宋、依靠大宋。”
“若是不能说服我和诸位大臣,第一科状元的殊荣,可就与你无缘了!”
没表明自己的态度,朱武让闻焕章和其他大臣辩论,自己再做决断。
见朱武没有第一时间呵斥,闻焕章心中一喜,转向耶律大石和王伦、吴用等人,率先发问道:
“诸位可知正统吗?”
“当今这个天下,正统是在哪里?”
众人闻言一滞,知道闻焕章是有备而来,耶律大石说道:
“正统所在,当然是宋辽两国。”
“宋国和辽国宛如南北朝,将军灭辽之后,已取得辽国正统!”
呵呵笑了一声,闻焕章道:
“如果将军的正统是取自辽国,自然要和取代辽国的金国为敌。”
“金国屡战屡胜、兵强马壮,实力远胜将军。”
“有这样的大敌在侧,将军为何不效忠大宋、依靠大宋实力,和金国争夺正统呢?”
“如果想取得辽国正统,只有依靠宋国、消灭金国这一条路。”
向众人阐述自己的想法,闻焕章见耶律大石等人,俱是若有所思。心中更是振奋,知道这些人是能够被道理所说服。
同时,他也更佩服朱武麾下的这些人,知道这些人是人杰,仍在不断进步。
正在振奋之间,闻焕章忽然见柴进道:
“不取辽国正统,取宋国正统如何?”
“宋国的正统来自我家,只要我代表柴家出面否认,将军自然能率兵伐宋,争夺正统大义!”
对此连连摇头,闻焕章道:
“赵家天下虽然取自柴家,但是统治天下这么长时间以来,早已稳固地位。”
“以柴家名义起兵,除了勉强算是师出有名外,并无其它作用。”
“将军仍需要依靠军力,参与正统争夺。”
“这样将军在燕京,又有什么作用呢?还不如返回梁山泊,离东京更近一点。”
将柴进说得哑口无言,闻焕章继续说道:
“何况,将军曾接受朝廷招安,冒然起兵反宋,在天下人看来就是叛臣。”
“即使有柴家帮助正名,又有多大作用呢?”
驳斥了柴进想法,闻焕章认为此时和大宋争正统,绝不可能实现。
此时吴用起身,向众人道:
“主公自梁山泊起兵,行的就是大义!”
“梁山泊以‘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为宗旨,何须所谓正统,为所作所为张目。”
“只需要举出替天行道的大旗,自然有了大义!”
还以为吴用有什么高论,闻焕章闻言摇头,向众人道:
“替天行道的大义,在梁山泊固然不错,但是在将军占据燕京后,这个口号和宗旨,已经不合时宜。”
“如今整个燕京都在将军治下,将军难道要替天行道、在这里劫富济贫吗?”
众人闻言默然,就连朱武也开始思索。先前在统一思想时,他就觉得替天行道的口号,已经不合时宜,只是没想到更加响亮的口号替代它,才不得已将这个口号放下,着重以“保境安民”四个字,宣扬割据理念。
如今,在闻焕章再次指出后,朱武知道确立新的口号已经刻不容缓,自己需要一个大义,凝聚各方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