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73洪承畴闽南假招抚,蔡文学鹭岛断首级

一切准备妥当,临行之前,洪承畴专程去往宗人府大牢,接着牢房窗口射进的光束,洪承畴走到牢门前,轻声作揖道:“沈娘娘沈娘娘”

沈沛卿皱着眉头,打量一番,看似眼熟,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便问道:“你又是何人?”

“下官洪承畴。”

“哦”沈沛卿这才恍然大悟,认出了洪承畴。

“沈娘娘终日牢狱,不见天日,如此苦楚,下官特来看望。”

沈沛卿道:“这平白无故,洪大人不在衙门做官,来这大牢何事?”

洪承畴道:“沈娘娘,可知这几个月来,郑成功大举北伐,虽然声势浩大,但狼狈而逃。”

“我听鳌拜说了,看这样子,还是没抓到沈寿岳呀。”

“沈娘娘言重了,怎能说抓,大清是求贤若渴,真心招抚。”

沈沛卿心里逐渐明白,虽然郑成功未胜,但沈寿岳也平安,洪承畴继续说道:“下官即将赶赴闽南,皇上恩旨,讨抚并举,此番招抚,先降者厚赏。”

“洪大人这话,是想使沈寿岳先降?”

“正是此意。”

“这到是新奇了,为了降服郑成功,这大清的王公,轮番来拜访我,我一个前朝废妃,又能帮上多大忙?”

洪承畴道:“招抚郑成功、沈寿岳,还需娘娘致信。”

沈沛卿冷笑道:“洪大人何不去求郑芝龙,招降郑成功,郑氏投降,全盘收复,何必只招一个沈寿岳?舍大而求小。”

洪承畴道:“下官又何尝不想,可是郑芝龙被流放辽东,囚禁于宁古塔,这来回一趟太废周折。况且郑芝龙屡次致信,郑成功这不孝之子,也奈何不得。”

沈沛卿冷笑一声,问道:“天底下哪有这么办事的?你把人家老爹抓了,还想让人家归顺,岂有此理?”

“实不相瞒,对郑成功,皇上恨得咬牙切齿,海门之战,杀死鄂妃的父亲鄂硕,为报此仇,这才假意招抚,收而杀之。”

“原来如此。”沈沛卿暗想郑成功好歹是大明忠良,洪承畴用心歹毒,决不能让其得手,便说道:“既然大人求上门来了,我岂能不助,只是还未想好,容我思量一夜,明早交付大人。”

“如此便好,请娘娘放心,皇上所怒,只郑成功一人,绝不加害令叔沈寿岳。下官这里,先谢过沈娘娘。”

洪承畴准备命人准备了灯烛和笔墨,便悠然离开宗人府大牢。沈沛卿依旧照上次之法,蜡字密语,潜藏纸上,又写了一封劝降信。这才引出:

凭君一语报平安,怎知纸上藏暗涵。

招降难辨真伪意,芝龙降清最是冤。

长话短说,得了沈沛卿招降书信,洪承畴钦差闽南,浙闽总督李率泰在泉州相迎,共议招抚之事,之所以选在泉州,一来泉州距离鹭岛较近,二来洪承畴故乡便是泉州的英都镇。

洪承畴坐在衙门堂上,对家乡故土是不禁回味,说道:“阔别家乡数载,如今回想,甚是想念呀。”

李率泰道:“洪阁学亲赴闽南,人心大振,收复鹭岛,指日可待。”

洪承畴道瞒总督,此番南下,本官已有良策,使郑成功不战自降。”

“哦?洪阁学有何妙计?”

洪承畴拿出沈沛卿的书信,交于李率泰,说道:“这有沈妃书信,写的情真意切,感人泪下,必能招降郑成功。招降之后,收而杀之,以绝后患。”

李率泰大喜:“原来洪阁学早已成竹在胸,下官佩服,佩服。但不知谁人可为使者。”

“所选使者,必须闽南当地人氏,老夫二女婿蔡文学,曾与郑成功少年好友,可当此任。”

“如此甚好,令婿前往,诚意十足,郑成功必能动心。”

蔡文学作为使者,乘船前往鹭岛,招安郑成功,一登鹭岛,便见岛上正夯实地面,修造建筑物。

前来接应来使的,乃是副将余新,蔡文学带着几分好奇,问道:“延平王在岛上大兴土木,这是要建什么?”

余新道:“延平王兴建的,乃是演武亭,操练水师,准备北伐。”

蔡文学道:“此番只要议和降清,就不必大兴土木了。”

“哼!”余新道:“我等大明众臣,岂能降清?”

“降不降清,不在忠与不忠,而在大清的恩典厚与不厚。”

余新冷笑道:“你这使者,未免太小看我家延平王。”

两个人来到王府,郑成功早已等候大清使者多时,沈寿岳、张永产、甘辉等众将,分坐左右。

行了拜见之礼,郑成功问道:“你为大清使者,年纪与本王相差无几,口音也有闽南口音,是何出身?”

蔡文学一愣,反问道:“我与郑森乃是故友,何必装作不知?”

“本王看你,剃发易服,还真就不认得了。”

“回禀延平王,下官福建晋江人氏,姓蔡名文学,大学士洪承畴的家婿,本人也曾是前朝生员。”

“哦确有一个蔡文学,是本王故友,原本同读圣贤书,效忠大明社稷,没想到今日成了大清使者。”

“蔡某此行,以为故友远迎,也没想到王爷如此怠慢同窗,岂是待客之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