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后,就一直马不停蹄地赶路,到了傍下午三点多钟,他们一行才来到已经竣工的竹屋旁边。
这些竹屋整体是由八幢小的竹屋连在一起的,其中还有不少像是悬空而起的亭台楼阁,看上去精致中还显得格外大气,另外,因着杜奉天早先的要求,几乎每一幢竹屋里面都分设了客厅,房间和卫生间,有几个面积大的屋子,还有书房。
杜奉天的那间房子在山谷中的一处斜坡上,是悬空飘出来搭建而成的,底下一处低凹的位置,恰好有小溪水从上面打弯经过,偶尔还能听到一些弱弱的水声,不过,杜奉天在走进竹屋后,感受最深的并不是竹屋四周美丽的风景,而是脚下那片用原木组成的粗糙质感。
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妙的感觉,总之,置身于其中,杜奉天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
这时,杜奉天不禁想到了越州,然后私下暗暗作起比较,也不知把这里的纯木地板拉到外面去得值多少钱?只是略算了一下数据,杜奉天脸上堆满的笑意立时被震惊所取代,甚至生出了一种自己也是土豪的错觉。
“哈哈!”杜奉天好心情地放下手里的东西,然后走到房间的窗子前面伸出手推开。
窗子外面,入目的最先是一道翠绿,然后看到不少小鸟在枝头活动,时不时还传来几声好听的鸣叫。
忽然,一阵微风拂来,屋子里登时充斥了一室青山的味道,杜奉天不禁也产生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同时喟叹,古代的高人隐士的生活也跟这相差不离几吧!
参观了竹屋,杜奉天顺便将自己的房间给整理出来,因为进山之前带足了材料,这下只需在竹床上铺上用到的床铺被子就行了。
完成后,杜奉天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不知不觉就已经下午四点三十分了,也是时候出去找岑叔和刘民生准备晚上的菜肴。不过,杜奉天没想到自己出来的时候,岑叔和刘民生二人也正朝自己这边的屋子过来,显然他们是先一步就把房间收拾好了。
接下来进山打猎,这一项工作是岑叔的强项,所以,杜奉天和刘民生二人只需跟着他老人家在后面当跑腿即可。
到了傍晚六点钟,他们才开始返程,手里提着沉甸甸的猎物,好家伙,一看就知道大丰收了。
果然,回去后,只见堆在厨房里面的猎物当中,山鸡就有好几只,还有一头灰色的大肥兔,另外,小袋子里还装了小半袋子的蘑菇,居然全部是杜奉天早前惦记的“黄惊”,这可是好东西。
杜奉天以前虽然没吃过,但听陈大爷他们经常提及,久而久之也就知道这玩意好了。
当天晚上,杜奉天没等岑叔吩咐,就自己动手煮了一锅蘑菇肉丝粥,还别说,那味道,简直是绝了!
于是,第二日刘民生啥都不想,直接自己扛着两个大箩筐进山去了,为的就是多采一些“黄惊”回来储备着,他连跟岑叔一起去打猎的心思都熄掉。
打猎最后只有杜奉天和岑叔二人,因为不是第一次了,他们配合起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相反,偶尔还能扒拉一些杜奉天以前没见过的山货回来,晚上三人又可以大吃一顿。
然而,在山里住了两天后,过了一把隐士瘾的杜奉天,第三日就坚持不住了,并不是不耐烦山中寂寞,而是被山谷里的蚊子吓的!
说起这个,杜奉天甚至敢发誓,这几日他所见到过的蚊子绝对是他这二十多年人生历程里见到过的,最大,最恐怖、狰狞的蚊子,也不知自己身上的鲜血有多少也贡献给了这些畜生。
所以,杜奉天决定,在没有做足准备之前,暂时还是不要往山谷里钻了,即便他这几日玩得很开心,吃得也香,还有天然的温泉浸泡缓解疲劳,可也抵不住每日这样大量失血,还要顶着满身的红包挠来挠去入眠,那根本就睡不着!
刘民生听说要下山,赶紧又跑了一趟他昨天发现的那个长了很多野蘑菇的山坡,在那里进行了一次搜刮式的采摘活动,这才高高兴兴地塞给岑叔、杜奉天二人两个麻袋的野生蘑菇,而他自己还扛着两大麻袋下山。
到了村里,刘民生也不回他在村委的那间宿舍,而是直接扛着野生蘑菇来到杜家的小阁楼上,然后翻出杜爷爷还在世时就遗忘在一角的大竹箕,小心洗干净后,直接摊开放置在瓦顶上用来晾晒蘑菇。
这事,杜奉天一开始也没发现不妥,然而,随着刘民生在屋顶折腾的区域越来越大,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注意,杜奉天难免会想到影响这个问题。
其实这些都不是杜奉天的错觉,他这两天回来后,明显感觉到前来的乡亲们看他的目光都是怪怪的,要不是最后忍不住询问了一下过来吃饭的陈大爷,杜奉天至今都不会晓得大家那样看他的眼神是什么意思。
说起来,这件事杜奉天其实也十分冤枉,当初他承包下公家的山林地时,压根就没想过要用来种蘑菇,结果却因为刘民生死活要扛回来的几个麻袋的野生蘑菇被人误会至此……
“谣言,那真是谣言好吧!”不过,杜奉天此时怎么想已经不重要,因为村里的议论早就传播开了,为着这事,不知情的陈大爷还语重心长地劝说了他杜奉天一番,让他做事前要预先考虑一下后路,别傻乎乎就知道埋头蛮干!
当然,反应最夸张的不是陈大爷,而是梁汏清教授。此时,他还在村里收集试验的最后一批数据,听说杜奉天承包山林地有意种植野生蘑菇,还巴巴赶上门来了一趟,为的就是告诉他如何科学种植野生蘑菇……
杜奉天:“……”
在听梁汏清唠叨了半天如何种植蘑菇心得的同时,他心里面少不了要埋怨一番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刘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