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登基之后,永庆帝时常连夜批改公文,励精图治,勤奋治国,每日都有操不完的心,会突然发病一点也不奇怪。
天下之大,身患莫名顽疾死的莫名其妙的人不在少数,可现在这病生在帝王之家,就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了。若说穆阳侯府之前该仗着有一个皇子在宫中,觉得自己有一争之力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那么现在他们都没了希望。
不止是穆阳侯府,包括仪国公府,延平郡王府,都没戏唱了。
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病暴毙的皇子,除非自己取而代之,否则根本没有利用价值。
欣妃若不是因为无路可走,不会来求她。
穆阳侯府一共两个女儿,一个已经是不问世事的吴太妃,膝下的长公主毫无用处,一个生了病皇子,毫无用处。
所以他们得尽快找到新的出路,或者说尽快确定朝中未来的局势,然后努力巴结对的那一方站稳脚跟,如此一来,即便朝中再次大乱,他们也不会因此受到波及,还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及时出手。
欣妃和她的儿子,已然成为穆阳侯府的弃子。侯府此刻没有多余的心力为一个根本治不好的孩子奔走劳神。欣妃求助无门,心力交瘁,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儿子。
只是带着病而已,只要好好将养着,一样可以好好地活着。
这是她的儿子,哪怕只能多活一日,她这个母亲也要为他争取。
她知道周玉雁担心周湛,所以愿意帮她留在宫中保护着周湛,做她的眼线,有任何消息都能第一时间通知她。作为交换,她希望周玉雁能帮她将二殿下周承安接出宫。
欣妃打算的很周全,她在宫中也带了些年月,见惯了宫廷争斗中为了造势,为了掀起争端无辜牺牲旁人的例子。
即便二殿下,甚至于永庆帝的几个皇子都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也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用他们的命来起争端。
穆阳侯府不愿意为了一个失去利用价值的庶女和皇子花费这么多的心思,最重要的是,此刻做这些,说不定这个秘密就会提早暴露出来,那么还没等他们安排妥当,局势就已经乱了。
从宫中出来,周玉雁脑子里飞快的思索着,整个人都有些不在状态。
其实在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她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周琏。
先帝的子嗣中,只剩下昭王殿下和怀王殿下,怀王殿下年纪还小,按理来说,若永庆帝真的不行了,他的子嗣也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那最合适的人就是昭王,再然后,就是淳王府和扈王府这样的亲王府。
无人告诉过欣妃这些事情,可是欣妃猜出来了。其他人呢?
欣妃今日说的这个秘密,也许并不是完全没有人知道的秘密。
难怪……
周琏这几年分明一直很低调,现在竟然先后婚配,尚书府也就罢了,尚书大人年事已高,很快就要退下来,势力大不如从前,但以仪国公府为靠山的义亭郡王府就不一样了。
她就知道,哪怕是为了拉拢周琏来作为对付淳王府的工具,没必要这么执着的联姻婚配,甚至有仪国公府和奉皇后亲自出面为这桩婚事抬价。
从头到尾,仪国公府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周琏和白卉情比金坚,为了身份附和才为周琏求回了王爵,看似合情合理,但若是仪国公府从一开始就知道点什么,是有心在有了太子之后,还要在手中拽着一个亲王,那就是两回事了。
所以仪国公府,或说奉氏一族真正的打算,是让周琏重新得到王爵,再以联姻将他拉拢。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个秘密还能守多久。
穆国公府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一旦传开,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些皇子没有了价值,除非他们有堪比明氏的实力,能借着皇子先将大权揽在手中,再取而代之,否则,没有皇嗣,他们只会师出无名,要治一个谋反之罪简直轻而易举。
“长公主,您真的要将二殿下接出宫?”
周玉雁没答。
欣妃有这样的意思,一来,她想保证二殿下的安全,二来,这不失为一个示好的诚意。
从明面上来看,淳王府如今是和淳于氏站在一起的,按理来说,旁人会对皇子起歹心,想从皇子下手掀起风浪,淳王府未必没有这种歹心。可是欣妃仿佛是笃定她不会这样做,还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她的身边。
周玉雁几乎都有点佩服欣妃了。
即便是将儿子放在身边守着,欣妃一个弱质女流,没有母族扶持,没有盛宠撑腰,难保防不胜防。可是她大大方方的把孩子送到淳王府,二殿下一旦有任何损失,矛头必定指向淳王府。
所以周玉雁必须好好照看着二殿下。
再则,欣妃希望二殿下能够顺利度过这次的困难,做一个闲散的王爷,日子轻松的过,再不用背负什么期待和重担。这样一来,他早点出宫熟悉熟悉环境也是一件好事。
欣妃这辈子的聪明,都用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周玉雁点点头:“欣妃也不容易,况且二殿下还没翟枫的年纪大,照顾孩子久了,总觉得孩子总是无辜。况且……”周玉雁收敛了几分感触,严肃道:“二殿下在我身边,是欣妃给我的一个考验,但是反过来,也是欣妃最大的诚意和衷心。她连儿子都在我手里,还能翻起什么风浪?”
蓝秧点头:“奴婢这就去安排。”
“之前让你送到羌国的书信,可有回信?”
“还没有。”
正说着,尉迟恕走了进来,听到了周玉雁和蓝秧最后的谈话,主动问道:“长公主送了信回羌国?”
周玉雁点头。
尉迟恕有点惊讶:“可长公主不是……”
周玉雁:“寻常问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