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声方落,又轰隆一声响,洞门向两侧挪动,从中走出两个提着花篮的女童,我上前道:“女童儿,累你通禀公主,道西天取经的和尚路遇火焰山,特来借扇一用。”
女童问道:“你是那个庙里的和尚,报上名姓,我才好与你通传。”
我道:“我不是庙里的和尚,我是打东胜神州来的孙悟空。”
我站在洞外观景,半刻时间过去,只听门口传来一声怒喝:“孙悟空何在?”
我偷眼瞧向洞门,只见里头走出个妇人,头裹团花帕子,身着布锦云袍,手持青锋宝剑,貌如善战月婆,我上前见礼道:“嫂嫂,老孙在此给你奉揖了。”
铁扇公主满面怒气:“哪个是你嫂嫂,谁又教你奉揖!”
我道:“尊府牛魔王,曾与老孙结义七兄弟,早闻公主乃是牛魔王正妻,故以嫂嫂称之。”
铁扇公主高叫道:“既有兄弟之亲,你为何坑害我儿性命?我正愁没地儿找你报仇,你安敢送上门来寻死,还敢问我借扇,我怎么轻饶了你!”
怎么都说我坑杀红孩儿性命?
我疑问道:“嫂嫂莫污枉了老孙,谁告诉你说是老孙倾覆了红孩儿性命?”
铁扇公主答道:“我儿洞中有一小妖,靠装死才从那猪精钉耙下逃得性命,回来报说你孙悟空请来观音降了我儿性命去。”
我真情实感地说道:“属实冤枉,红孩儿本就不是老孙对手,他那时心入魔障,从我这里哄了唐僧,我从枯松涧土地口中得知他是牛大哥爱子,可老孙却是要救唐僧,但对他出手也是处处留情,若不念及往日情谊他如何能在老孙棍下留住性命?
打斗之时,听他提起牛大哥,老孙才想起五百年前,牛大哥渴望成仙却苦无门路,而我与观世音有几分交情,知他那时正寻座下童子教养,方才教他收了红孩儿,也算替牛大哥一偿宿愿。
现在红孩儿受大慈观音正果,做了菩萨的善财童子,不生不灭不净不垢,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嫂嫂不言谢便罢,怎么反要见责老孙?”
铁扇公主执剑指着我:“好个巧嘴的泼猴儿,我儿虽未伤了性命,却与天凡两隔,如何有再见的一日?”
你修成正儿八经的神仙,脱了妖仙之流,如何见他不得?
只要孩子在身边,宁愿要他受五百年一期的天劫之苦?
我退后两步说道:“若要见他,又有何难,只要嫂嫂肯将扇子借老孙使使,待唐三藏过了火焰山,老孙便去南海将他带来与你母子相见,也将扇子还你,他若有一豪损伤,你嗔怪老孙也理所应当,若比旧时更为标致,便该对老孙道一声谢。”
“你且申头过来,让我砍上几剑出气,受得住苦,借你扇子,若受不住,就当是与我孩儿报仇,送你早见阎罗。”铁扇公主冷哼一声,之间上前。
“只要嫂嫂肯借扇子一用,莫说是砍几剑,就是百八十剑,也全凭嫂嫂开心。”我双手叉腰做茶壶状探过脑袋,任由她砍,听着脑门上乒里乓啷的声音,约莫十数剑后,铁扇公主收了剑便要进洞。
我忙喊道:“哎,嫂嫂你砍也砍了,打也打了,该出气也出了。说好将扇子借与老孙,你怎么转身就走?”
铁扇公主回过头来与我说道:“我这宝贝原不轻借。”
原不轻借,话到此处便停,想必这就是还有的商量,既然有得商量,老孙也就不想动手伤了和气。
我问:“既不轻借,嫂嫂要如何才肯借?”
“你且进洞,我与你说话。”铁扇公主走在头前,门口两个女童与我做请,我便跟着进去。
这洞府不算大,洞厅之中一方石桌,一壶清茶,布置的也简单,是个正经修炼的所在。
铁扇公主径自坐下,与我说道:“你且坐下听我说话。”
我拱手一揖,坐在这公主对面。
铁扇公主道:“我本罗刹女,自幼修持得道成就人身,我知唐僧西行取经乃是造福众生之事,我并非不通情理之人,他受观音菩萨正果,原是好事,只是”
这说不出口的,想必便是想求的。
我连忙问道:“只是什么,嫂嫂但说无妨。”
铁扇公主说道:“只是我夫牛魔王被积雷山摩云洞的玉面狐狸勾走,弃我而去,你又教我孩儿归了南海,我便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不愿借你扇子也是心中有气,但气恼过了,也知道此事怪你不得。”
我拱手道:“嫂嫂报上那玉面狐狸所在的积雷山摩云洞,可是想让老孙前去请牛大哥回这翠云山家里来?”
铁扇公主点点头,饮了口茶:“只这般,我方肯降扇子借你。”
“这”我犹豫道:“俗话说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我与牛大哥五百年不曾走动”
“往日老牛赴些英雄宴,也常常与人将你提起,对你甚是夸赞,因这般缘故,你说我儿在南海观音座下修行,我才肯信你所言。”铁扇公主放下茶盏,“你教牛魔王回家,扇子方才借你,但去不去,在你。”
唉,这不是为难我老孙吗?
我果断问道:“那积雷山摩云洞在什么方位,离此多远?”
铁扇公主抬手指向,口中说道:“正南方一千五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