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走吧,我的鱼不想卖给你,也不想再看见你。
杨风强按着心里的怒火,怒视着春妹子。
不卖就不卖,我有钱,哪里卖不到鱼。
春妹子一边说,一边心虚的红着脸走了。
看着春妹子的背影,杨风狠狠朝地上吐了口痰。
但有什么办法呢?
奶奶已经死了。
已经是死无对证。
她老人家还能复生吗。
不过,杨风敢肯定,奶奶身上发生的这种医疗事故,绝非是这个又矮又肥的小女人所说的那样,是什么挪动了针头。
不是的。
绝对不是的。
一定是她在给奶奶扎针的时候,没扎到位。
否则,怎么会肿成那样。
而且,杨风还有点印象,记得,奶奶瘫痪的当天,他曾问过奶奶,手臂怎么会肿起来?是不是春妹子在打吊针的时候没有扎到位?
奶奶当时想说又不敢说。
好一会儿后,她才轻轻点了一下头。
杨风当时什么都明白了。
只不过,当时的杨风不懂法律。
不懂得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己和家人的权益。
同时,他心里也明白,奶奶为什么迟迟不敢告诉自己。
也为什么不敢将事实的真相告诉父亲。
那是因为,这个可怜的老人担心自己的子孙会为了此事去跟人家吵架。
在这个七十出头的被贫穷摧残了整整七十多年的老人眼里,人家是医生,而自己的儿子只是个种田种地和收破烂的哈巴农民。
医生和农民,这两者之间的身份差距有多大,毋宁质疑。
根本就不是一个阶级。
在那种深深的自卑感和谨慎心理之下,她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而且,就算她将真相告诉儿子。
就算儿子有十分的道理去和人家村医理论。
可结果呢?
吃亏的肯定也是自己的儿子。
被人瞧不起的,肯定也是自己的儿子。
所以,这位老人选择忍。
(在农村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假如一个混的差的人和一个混的差的人之间发生了矛盾,无论混得差的人这一方多么有理,多么的无辜,但不少村民还是会瞧不起这个混得差的,而且,还会帮混得好的那一方说话。
因为,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你比人家混的差,如果你以平等的身份去和人家怼,那么,就是你的不对。
为什么?
因为人家比你混的好。
你有什么资格去和人家怼。
所以,在农村中,一旦发生混的好的村民欺负混的差的村民,在不少村民眼里看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更别说谁会说公道话。
只会当着是看一场好把戏。
甚至会一起取笑混得差的那一方。
可一旦混的差的那个人敢反抗,那么,这些村民的潜意识中就会情不自禁的向着那个混的好的一方。
然后,会歧视混得差的这一方。)
春妹子离开了之后,旁边一些喜欢瞎操心的小商小贩和赶集的山民问杨风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风言简意赅的告诉了他们。
他们听了后,都替杨风感到很不平。
有几个还给杨风打气,要他重新找春妹子算账。
杨风心里也有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