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章 重新翻译

外文翻译,讲究“信、雅、达”三字。

面前这本说明书的翻译,却十分艰涩难懂。

他只看了个开头,就发现了多出明显的错误。

原来那名翻译对机械方面的术语明显不懂,许多地方,甚至直接采用了音译。

他越往下翻,越发现了更多的纰漏。

而且,米国的史密斯公司,跟德、法、意等国都有业务往来,引进了许多技术。

那些技术参数,就是用了引用国的语言。

而那位英文翻译,显然不懂这些欧洲语种,有些用了音译,有些甚至乱翻一气。

沈国栋放下说明书,心里有了盘算。

不过,他还需要确认一下。

“江主任,请问这本说明书,是哪里翻译的?”

沈国栋拍了拍手中的译本。

“是外贸部新来的大学生同志翻译的,有什么问题吗?”

这个年代,大学生还是稀罕物。

为了翻译这本说明书,那名大学生,可是加班加点,还受到了领导表扬呢。

“原来如此。”

沈国栋明白了。

难怪厂里对说明书奉为圭臬,严格按照说明操作,却始终生产不出合格的车床。

这说明书翻译得太业余了!

“江主任,如果能解决车床问题,有什么奖励?”

沈国栋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先试探道。

“你能解决?”

江卫国诧异的眯起了眼睛,摸着下巴。

“你要是真能解决,我把年底的先进给你!”

江卫国瞪着眼睛。

这个年代的人,对荣誉可是十分看重的。

整个车间,一百多人,先进却只有一个。

到时候,戴着大红花,往主席台上一站,那是何等的荣光?

而且,还有至少二百元的奖金呢。

可谓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往年,围绕着这个名额,不知发生了多少明争暗斗。

哪知,沈国栋却摇了摇头。

“江主任,车床的问题,往小了说,关系到咱们整个车间的奖金。往大了说,可是关系到厂里全年的生产计划啊。一个先进,恐怕不够吧?”

沈国栋是沉浮商海的老油条,自然知道要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