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卓勇军啊!”
“是卓所长!您亲自出马了!”
“你欧阳队长的事情,又是冯局长交代的事情,我敢怠慢吗?”
“卓所长,请您把情况说一下。”
“情况是这样的,在我们辖区内有一个叫莫文其的人于九月十八日夜里十一点多钟去世,家庭住址是城南区石婆庵石婆巷127号。”
“死者从事什么职业?”
“经营一家店铺,专营紫砂壶。”
“太好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消息,冯局长刚来过电话。”
“欧阳队长,我们下面该怎么做?”
“到派出所办手续的人走了吗?”
“正在办手续。”
“和死者是什么关系?”
“是死者的舅老爷,名字叫莫本善。”
“莫本善?难道莫家夫妻俩都姓莫?”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我们见面再谈。你就说我们现在做什么?”
“你现在就设法拖住他,我们三十分钟左右赶到。你们跟他讲,马上就派人跟他一起上门看看,你让办理户口注销手续的户籍员跟他说。千万不要让他先走。”
“好!我到大门口去接你们。”
“不要,你在办公室等我们。见面再谈,等一下,卓所长,你穿便装去,我们也穿便装去,这样不扎眼,家属也容易接受。表面上看,也比较随意。再见。”
欧阳平之所以要留下莫本善,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如果“919”案确实是一起谋杀案,那么,凶手一旦知道派出所要郑重其事地上门验尸,就一定会在同志们到达之前消除犯罪痕迹,欧阳平打的就是时间差,绝不能给凶手留下这个空档,必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恐怕也是报案人的意思。报案人既没有告诉我们死者的姓名和地址,也没有暴露他的真实身份,这里面一定有一些名堂,所以,我们的出现一定要让死者的家属觉得我们是在例行公事,既然报案人有这样一种要求,我们还是要有所考虑的。下面,我们还指望报案人继续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报案人一定知道一些非常重要的情况,如果我们把事情弄拧了,不但对我们破案不利,报案人很可能就此销声匿迹。“汽车驶离公安局的时候,时间是十点十分。出于同样的考虑,欧阳平只喊了陈杰和郭老。
秋风扫落叶,按照晚年的时间算,梧桐树一般在十月份才开始落叶,一九八六的秋风来得早。也来得猛,所以,落叶不得不提前拥抱大地。
汽车经过羊公井、红下路,穿过孔子庙,经过石婆庵,在石婆庵的门前停下。
郭老指着东边一条巷子道:“这就是石婆庵,东边这条巷子就是石婆巷。”巷子的那一头传来喇叭唢呐的声音。声音时高时低,风紧一阵慢一阵地刮着。
汽车启动的时候,欧阳平看到,在石婆婆庵的大门口,有一个人正在清扫树叶,他一边扫,一边朝警车看了看,这个人约摸七十岁左右,脑袋上没有一根头发。
汽车向南行驶了两站路的距离,直接开进了佛山街派出所。
汽车在所长办公室的门口戛然而止。欧阳平、郭老和陈杰走下汽车,进入卓所长的办公室,卓所长已经换好了便装。
为慎重起见,欧阳平决定由卓所长带着郭老前去验尸,他和陈杰先了解一下莫家周围的环境。
事不宜迟,卓所长和郭老跟着莫本善先行一步;欧阳平和陈杰远远地跟在他们后面。
“怎么,卓所长,您亲自去啊!”莫本善看看郭老,又看看卓所长,道。
“是啊!我正好闲着,跟你走一趟,你家又不远。再说,莫掌柜在我们辖区里也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我也应该去看一看。”
卓所长和郭老跟在莫本善的后面,走进石婆庵东边一条不宽不窄的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