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章 匿名信传递信息 欧阳平赶赴老街

第138章匿名信传递信息欧阳平赶赴老街

“你要不要和家里的人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我父亲在九泉之下,如果有知的话,一定会同意的。不管怎么说,我父亲总算保住了这些文物,也算他给我们一个交代吧!”

后来,经过市博物馆专家的鉴定,这三样宝贝全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东西,珠子是他皇冠上的那颗宝珠,金印是他的帝印。溥仪离开北京的时候带了不少的文物,他在做满洲国傀儡皇帝的时候,吃的是日本人的嗟来之食,手头不宽裕,所以,经常靠出手一些文物添一点进项,这三样东西就是在这时候流落到民间的。

莫晓松把这三样东西交给了市博物馆,市博物馆除了发给他一本证书以外,还奖励了两千块钱。这两千块钱,莫晓松也没有要。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按照他的分析,如果没有人报案,他父亲早已糊里糊涂地到天国去报到了,九月十九号上午,当他听说父亲的后事要暂缓一段时间的时候,他就知道了一个大概。

所以,莫晓松提出,要把这两千块钱奖励给报案人,而且提出一定要知道报案人是谁。

欧阳请示了冯局长之后,得到了冯局长的首肯。

莫晓松提出以公安局的名义,把两千块钱奖励给郑老师。

欧阳和陈杰商量过只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莫晓松欣然同意,这个折中的办法就是用两千块钱买一台彩色电视机,以公安局的名义送给郑老师。

莫晓松住进莫家的第二天,莫本善就把莫家茶壶店的生意交给了莫晓。

莫家大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更可喜的是,莫家大院恢复了它应有的生气,向秀娟到娘家接回了儿子,莫晓松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院子里面一下子增添了三个小孩,过去那种令人压抑和窒息的空气一扫而空。大人的吆喝声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时从莫家大院传出来。

一九八六年,彩色电视机还是凭票供应的紧张商品,一般人家还没有,所以,每天晚上天一黑,郑老师家门前的过道上都会聚集很多人,郑老师在自家的楼顶上竖起了一根很长的竹竿,上面架着一副电视天线,电视机的图像非常清楚,馋得大街上的人都来凑热闹。莫家大院从来都没有这样热闹过。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七日,老天爷一天都没有好脸色。

下午五点半,欧阳队长走出市公安局大门的时候,老苏冲出传达室叫住了他。

“欧阳队长,有你一封信。”

欧阳平跳下自行车,折回头:“苏师傅,从什么地方来的信?”

“这封信很奇怪。”

“怎么奇怪?”

“你看……”老苏将信递给了欧阳平。

信封上面写着:荆南市公安局刑侦队,欧阳平队长亲启;没有收信人的姓名,没有邮戳,掉过来,看看反面,也没有邮戳。

“这封信不是邮递员送过来的,邮递员上午已经来过了,我刚才在屋子里面喝茶,想出来转转,一转眼,在窗台上看见了这封信,肯定是什么人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放在窗台上的。欧阳队长,来,到里面坐下来看,外边冷。”

欧阳平走进传达室,苏师傅刚关上的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左向东和周颖。

欧阳平撕开信封,坐在了苏师傅的床上,左周二人凑了上去。

信封里面折叠着一张纸——纸是学生练习本上的纸,欧阳平慢慢将纸打开,纸上只有一行字:“玉润街升州路的余仁成失踪已有一年零六天。”

这是一封匿名信。

“走,回刑警队。”

“队长,要不要通知陈副队长他们回来?”周颖道。

“不用了,你先打一个电话到玉润街派出所,叫彭所长来一下。先了解一下情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