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牛顿第三定律(一)

对于物理系的人来说,不停地得到错误结果,是一件无比寻常的事。

在当今任何一所高校,物理系学子的情况其实都大同小异。

他们的日常基本可以用“十一定律”来概括:

1,花费五分钟,脑完某个物理问题的已知条件、方程、理论,幻想出顺利且完美的实验or计算结果;

2,开始实验;

3,算!

4,得出错误的结果;

5,检查计算过程,得到第二个错误结果;

6,再次检查计算过程,得到第三个错误结果;

7,重复3到6,总算发现哪里算错了;

8,得到一个新的错误结果;

9,重复3到8,宿命的轮回;

10,在查出第n个错误后(n通常≥20),终于,算!对!了!

此时,距离第一次实验,仅仅只过去了六个小时。

他们信心爆棚,踌躇满志,感觉今天的自己简直是高斯附体,是理科的天才。

他们重复了一次实验来验证结果,然后——

得到一组与2完全不相干的诡异实验数据。

第三阶段,他们重复2到10的试错过程,获得多组迷之规律的诡异数据。

他们束手无策,然后凭借经验,决定姑且先信任一下这套已经大概自洽了的理论,忽略那些诡异数据,就当它们不存在。

很好,part1的报告完成了,奈斯!

然后他们突然意识到,这只是part1,后续还有三个part……

物理系的学子们在短暂沉默后,获得最终阶段的心灵升华:

11,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jpg

——物理这门学科,本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曲折发展的。

不过,云中子身为一名求道之士,他对研究的态度还是比较严谨,他做不出直接忽略异常数据的事。

也亏他的数学基础还算扎实,不用在计算错误上浪费太多时间。

至于实验……

理论和实验毕竟是两码事。

才结婴失败了四十九次而已,这个失败次数,对物理人来说连trivial都算不上。

云中子推开实验室的门。

他扫视一圈,没有发现应师兄的身影。

——这也正常,他们这些修士忘我起来可以不饮不食、不眠不休,可应师兄是普通人,免不了吃饭和睡眠。

他检查了一下仪器,发现应师兄给这套黑科技更换了一套太赫兹级别的通信组件。

这意味这个实验室中的设备可以使用6g网络来进行数据互传了。

这实在是个惊喜!

在过去的十年里,5g的普及改变了整个社会,它最高10gpbs的速度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科技永无止境,十年后的今天,6g技术也有了相当喜人的成果。

当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不能混为一谈。

6g确实已经实现,它暂时还只能用在实验室里。

但它带来的体验升级是立竿见影的。

6g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5g的100倍,网络延迟降低至微秒级,中断几率小于百万分之一。

不止极速,而且可靠。

有了这个,云中子发现整个系统模拟出来的“幻境”,细节逼真程度直线上升,而且可以预设的丹田灵子量比之前翻了五倍,能达到他实际修为的十分之一了。

云中子不再在“师兄去哪儿了”这个问题上纠结了,他想应师兄连续五天都睡在实验室,这时候不在,肯定是刚弄好仪器就去吃饭了。

他迫不及待开启设备,运行“全息模拟修道系统”。

……

一小时后,云中子心满意足从系统中退出。

他的新理论得到了实验数据的初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