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忍不住又偷偷地看了戴三郎一眼,心想这郎君看着真俊俏、身上穿着的衣裳也华贵!所以这回她可要抢在大姐和小五的前头了……
于是,叶璎珞羞涩万分的答道:“大伯母做什么总这样夸奖璎珞!”
这句话一说出口,戴夫人与冯姨母都不淡定了!
原来,白衣庵有个比丘尼,擅煮食斋菜,能把淡而无味的素菜烹饪得鲜美无比,甚至连宫里的魏太后也时常请了她去。有人总向她请教、斋菜要怎么做才好吃;她总答:只一个窍门,便是依着食物的原味来加工,这样就很好。
久而久之,人们就称她为一味大师了。
现在叶璎珞公然承认她的烹饪手法比一味大师还好???
崔氏露出了笑容:“二娘子,你看……你冯家姨母不相信诶!不如,你现在就去厨下露一手?把上回你做的那点心再整一回?”
叶璎珞面上的笑容挂不住了。
——去!这个大伯娘还真是狡猾奸诈!这岂不就是让她赶紧滚远点儿的意思?
对于崔氏的话,冯姨母当然不相信了,于是便好奇地问道:“是什么点心这样好?也值得家姊赞不绝口?”
崔氏微微一笑:“荸荠糕!”
冯姨母毕竟与崔氏做了那么多年的姐妹,这会子已经有些明白长姊的心思,便顺着说道:“荸荠糕?我不信……不就是荸荠糕么!我家曼娘也会做!”
崔氏道:“你且听我说——”
“先把鲜荸荠削皮切成碎粒儿磨成浆,滤去渣、沉底,撇开上面的水儿不要,留底下的粉浆备用,然后就调汁儿,取羊奶一碗、紫米糊一碗、绿豆糊一碗……用荸荠浆分别掺了羊奶、紫米糊、绿豆糊煮开……”
“跟着就找个好看的模子出来,熬成浆的白色羊奶荸荠浆先铺一层、等它略凝固了再把熬煮好的紫色紫米糊荸荠浆给倒上、再铺一层等它干了,然后再把熬煮过的绿豆荸荠浆给倒上浅浅的一层……”
“如此周而复始,一层白色儿的、一层紫色儿的、一层绿色儿的……做上个十七八层就好!吃的时候从模子里倒扣出来,放在白瓷盘里头,在上边浇点儿桂花蜜,那才是色香味俱全呢!”
崔氏一口气说完,还笑眯眯的。
站在一旁的叶璎珞呆住,心想你是不是想要我死……那么多的工序!等做完了荸荠糕、我还活着吗?
冯姨母和戴夫人也呆住……
半晌,冯姨母道:“哎哟不怕你们笑话,这听着就好吃啊……我都咽口水了!”
众人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戴夫人也叹道:“伯夫人还真是讲究!换了我们、就和下里巴人一样!想吃荸荠……那还不简单,直接去市集上称二斤回来,削了皮往嘴里一扔、就已经是又甜又脆的了!还整那么多干啥!”
众人皆憋住了笑——
冯姨母却不忘要支走叶璎珞,便道:“这荸荠糕吧,谁都会做,虽说你们府上的荸荠糕听着就好吃,可要说……做的比一味大师还好啊,这……”
戴夫人省悟过来,也帮腔道:“就是!别是讹人的罢!现在的小娘子啊,多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儿的,面上说得好听、会做荸荠糕算什么,怕是全筵席都会做,实际上么……”
叶璎珞头脑简单,又不知道一味大师是谁,这会子被戴夫人与冯姨母唱的双簧给激住,朝着冯姨母便是一福:“那璎珞这就去献丑啦,还请贵客稍候!”
哼,不就是荸荠糕!花点子小钱打发人去街市上买回来不就得了!还费什么劲儿自己做?真当她蠢么?
冯姨母笑嘻嘻的:“那就有劳二娘子啦。”
叶璎珞抿嘴一笑,然后深深地看了早已侧身避于一旁的戴三郎,这才扭着腰枝风情万种的走了。
小汪氏冲着裴嬷嬷说了句:“你也去一趟厨下、看着她们办筵席,今儿我要请客吃酒的,让先把玉泉酒给温上!”
裴嬷嬷自然知道,主子的意思其实是“好好为难二娘子哈,等咱们吃完筵席再放她出来”……
当下,裴嬷嬷便领命而去了。
这个小插曲令所有的人都有些心生不快。
但好在后边儿也再没什么事儿发生。
但因前边儿大伙儿说起了斋菜,于是戴夫人就小心翼翼地约冯姨母去京都金华寺上香、游玩,还说金华寺的斋菜味道也很不错。
冯姨母知道,戴夫人的意思是……想找机会让一双小儿女也见见面!沉吟片刻、冯姨母应下了。
戴夫人简直大喜过望!
当下,小汪氏给戴三郎发了红包以后,戴三郎谢过,便辞了小汪氏回前院去和叶二郎、并冯家的两位儿郎做伴去了……
女眷们则高高兴兴地吃起了筵席。
吃罢酒,戴夫人带着儿女离去,崔氏与冯姨母却因为贪多了两杯,说头晕,便带了各自的女儿回小院去休息。
叶蓁蓁也回屋歇着去了。
歇过午觉,起身无事可做,她便让寄姐儿收拾她平时里积攒的一些小玩意儿,按类分好。这些天正值年节,来串门子的姐妹不会少,多准备些小礼物总不会错……
然后她又教寅姐儿研墨。
诶,好久没练字了,笔法都有些生疏了。
等她认认真真地写完一幅……
抬起头,却看到樊宜玉与冯曼娘正坐在炕床上,两人手里都拿着团扇,正压低了声音笑嘻嘻地说着悄悄话儿呢!
叶蓁蓁大为惊讶:“你俩什么时候来的?”
樊宜玉笑道:“我来的时候在外头遇上曼娘姐姐了,才一进屋、就看见你在练大字儿!快过来……来看我新得的稀罕玩意儿!”
叶蓁蓁搁下了笔,吩咐寅姐儿将字儿晾干了再收拾,这才走到了炕床边,笑道:“大冷天的,外头还下雪呢!这个时候玩什么扇子啊!”
“你先看看!”樊宜玉得意地说道。
她拿了一柄团扇递给叶蓁蓁。
叶蓁蓁接过,细细一看。
——团扇的扇团是素绢的,蓝灰色底。上面用深深浅浅的同色丝线绣着猫儿推绣球?猫儿眼如宝石、毛绒绒又肉乎乎的爪子正在拨弄一个白色的绣球。
这绣工还真是惟妙惟肖,逼真得很呢!
且颜色可配得真好,素雅端庄又大方,且还不失活泼。
她下意识地将那团扇又翻了一面……
叶蓁蓁怔住。
樊宜玉嘻嘻笑了起来:“这是双面绣!”
却原来,团扇的背面绣着水灵灵、还郁郁葱葱的一大片浅紫色的葡萄???
“哎……真好看!”叶蓁蓁由衷地称赞道。
樊宜玉仰着下巴笑:“我表哥给弄来的,我们家的姐妹一人得了一柄,我又找我外祖母多要了两柄,正好今天曼娘表姐也在,那咱们仨就……一人一个!”
冯曼娘被吓了一跳!
“哎哟这可使不得,这双面绣可太贵重了,你和蓁娘一人一柄就好,我不要、真不要……”冯曼娘连忙推辞。
樊宜玉撅着嘴儿想了想,突然伸手从冯曼娘的头上拔下了一根簪子,簪在了自己的头上;然后笑嘻嘻地把双面绣的团扇塞在她手里,又道:“好了,咱俩已经交换过、现在两清了!”
冯曼娘盯着樊宜玉发髻上的自己已经戴了好几年的铜镶玛瑙珠的簪子……
“玉娘!我那簪子是铜的,不值得!”冯曼娘忍不住开口提醒。
樊宜玉不在乎地说道:“铜的又怎么啦,只要我喜欢、它就是最值钱的!”
叶蓁蓁冲着表姐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放心。
冯曼娘只得收下。
叶蓁蓁和樊宜玉聊起天来。
唐少夫人的娘家在双月城,距离清河府大约三十里地儿,和叶蓁蓁一样,樊宜玉也是昨天才回来的。她告诉叶蓁蓁她在双月城外祖母家里吃了甜味儿的酒酿炖鸭子,味道居然还挺不错!她还看到外祖母家里燃起了烟儿……
说起烟花,叶蓁蓁想起了除夕那天晚上的烟花,便将此事说与樊宜玉听。
樊宜玉并不曾见到,听说此事,觉得好生奇怪:“还有人在咱们家的下人巷里放烟花啊?哪个下人这么有钱、那烟花可贵了,就和烧钱似的!”
叶蓁蓁摇头:“那就不知道了……”
一语未了——
“五妹妹!我们来给你赔罪了!”
熟悉的、尖锐的嗓音陡然响了起来……
叶蓁蓁激灵灵地颤抖了几下。
再一看……
果然是叶明珠带着叶璎珞款款地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