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9章 鲁爷之死

杨崇贵发现在上京认识的赵元朗很可能是大周的东西军行首赵匡胤,而赵元朗又与杨崇训是朋友,他开始对杨崇训回到麟州的真正目的担忧了起来。就在杨崇贵为此事纠结时,杨崇训正在酒楼里与人对坐喝茶,对面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鲁爷!

杨崇训淡然地问:“鲁爷大老远从丰州来麟州找我,不知有何见教?”

鲁爷紧盯着杨崇训的脸,脸上没有常见的笑容,他严肃的问道:“杨崇训,你到底在筹划什么?”

杨崇训闭着眼睛似乎在品茶,一脸泰然自若的反问鲁爷:“嗯?筹划什么?当然是筹划如何反击府州的事。”

鲁爷呵呵一笑:“杨崇训,你不用装傻,我能这么问自然是知道你在做什么。”

杨崇训皱了皱眉头,不悦地说:“鲁爷,我敬重你是长辈,才出来与您见面,如果你尽是说这些有的没的,恕我不奉陪了,最近和府州的交手频繁,我可没闲工夫陪您喝茶。“

鲁爷声音一冷:“交手频繁?麟府之间怎么打的,我见了几十年了。你们最近的打法,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我。”

“鲁爷你到底想说什么就直说,不用在这里拐弯抹角,你想说我和府州有默契?”

鲁爷拍了拍肚子,斜瞥了一眼杨崇训:“你们岂止是有默契,你们压根就是一个主子。”

杨崇训心中一凛,脸上却不动声色:“我不知道您在说些什么。”

鲁爷不理会杨崇训的否认,直接开门见山:“麟州也准备易帜了吧?”鲁爷得到了明确的情报,最近麟府两州异动频繁,而麟州又频频奏请刘崇调拨军粮、军械……再加上如今汉与辽的结盟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了,杨崇训图谋的并不难猜。

而杨崇训终于保持不住脸上的淡然了,惊讶之色溢于言表:“是我小看鲁爷了。不过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发现的。”

鲁爷笑的像个弥勒佛一样,咧着嘴:“我说过了,麟府之争我见了几十年了,两州开战该是什么样子,我比你更清楚。更何况,你回来的时机未免太巧了,让人不去注意都不行!”

杨崇训点点头:“没办法,当时那个时机太好了,我不得不冒一些风险,只是没想到我瞒过了所有的麟州人,却被鲁爷察觉到了,看来我今后还是要更加隐忍一些才是。”

“不仅是我!”

“什么?”杨崇训对鲁爷没听大明白鲁爷那句没头没脑的话。

“你以为杨崇贵没想过这些吗?但他信任你,所以将麟州交给了你!”鲁爷眯了眯眼睛,“而你却让麟州改旗易帜,你可有想过他的处境?你让他在太原如何自处?”

杨崇训耸了耸肩,用无所谓的语气说:“既然他当初都猜到了,那如今也该在太原想好后手了!”

杨崇训终归不是杨崇贵,鲁爷一生阅人无数,如今也明白自己无法说服杨崇训在这个时候取消自己的行动,他只能站起离开,临走前,他背对着杨崇训说了句:“你们兄弟都好自为之吧。”

鲁爷走后,杨崇训又在酒馆里坐了一会,他捋了捋过往,认为自己确实没做错,他不是在为自己的官爵考虑,是在为整个杨家、整个麟州谋划,想清楚这事儿,他便起身出门,走到门口喊了声“杨华”,却没人应他。找不见杨华,杨崇训便自己返回刺史府。

鲁爷走出麟州城,察觉到一直有人跟着自己,他在城外林中试探了一小段路,确定后面的人确实是在跟踪自己,鲁爷停下了脚步,等着后面那人。

那人意识到鲁爷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跟踪,不再掩藏踪迹,现出身来。

鲁爷疑惑地看着来人:“你是……杨崇训的随从?”鲁爷记得今天约见杨崇训时,这个人是跟着杨崇训一起来的,鲁爷心头“咯噔”了一下,随后不确定地问:“杨崇训还有事没说?”

眼前这人正是杨华,他听鲁爷这么问话,便摇摇头:“不是刺史大人找您,是我有问题想请教鲁爷。”

鲁爷虽然有些奇怪,但还是笑了笑,他问杨华:“哦?小伙子有什么事想问我?”

杨华走上前,表情严肃:“鲁爷,我想问一下,之前您说的刺史大人和府州背后是一个主子的事,是真的吗?”

鲁爷听了杨华的问话,收敛了笑容,这个问题会被提出,本身就有问题。

鲁爷没有正面直接回答杨华的问题,而是反问杨华:“小伙子怎么称呼?怎么会想到问这个?”

杨华自报了姓名后,看着鲁爷,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只是想知道麟府两州是不是一家。”他说这话时表情极为紧张,像是在等待宣判似的。

鲁爷从杨华的眼中看到了仇恨,他很快判断出这个孩子和府州有仇,今日无意中听到自己和杨崇训的谈话,才知道原来麟府二州如今真成了一家,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抛开杨崇贵的处境不说,鲁爷知道杨崇训的做法其实没有过错,而眼前这个人的存在对杨崇训来说是个隐患,他思忖良久,开口说道:“这件事……还不确定。”

杨华听了鲁爷的回答,已经明白过来了,他喃喃自语:“看来你一直是在利用我,是啊,我怎么早没发现呢……”

鲁爷看着杨华的样子,有些担心杨崇训的安危,正想着再说些什么,鲁爷忽然觉得腹部一痛,他低下头便看见一柄刀捅入了自己的小腹,鲁爷再抬起头看着杨华,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杨华扶着鲁爷,猛地拔刀,又卯着劲儿捅了进去,杨华确定鲁爷没有生还的希望了,才凑到他耳边说:“你一定是想给那个姓杨的通风报讯,我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杨崇训竟然敢骗我,我要让他生不如死!”杨华恶狠狠地说完这话,一把将鲁爷推开了。

鲁爷失去了全身的力气,瘫坐在地,嘴里嗬嗬作响,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他缓缓瘫倒在地,仰面看着湛蓝的天空,再也没能站起来。

杨华确认鲁爷已经死了,这才打马回麟州。他恨府州,因为他的父亲因府州而死,但他现在更痛恨的是杨崇训,明明和府州暗通款曲,还要利用自己替他办事,绝对不可原谅!

正在太原的杨崇贵正写着什么,突然手中毛笔的笔头掉了下来,猝不及防之下,墨汁晕染了一片。杨崇贵有些烦躁,将纸笔丢到一边,隐隐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定了定情绪,杨崇贵正要提笔重写,一个侍卫进来传话说刘崇召见。

杨崇贵只能先把这些心思暂时抛在一旁,匆匆赶往晋阳宫。

刘崇正在御书房中独自看着奏折,见杨崇贵赶到,他放下奏折,示意小太监看座。

今日叫杨崇贵来,刘崇是有意缓和他与杨崇贵之间的关系:“崇贵啊,也没别的什么事,只是此前因为事情千头万绪,一直没工夫和你好好沟通,趁着这几天有空,想找你来聊一聊。”

“陛下有心了。”

“怎么样,来太原也有些日子了,感觉如何?”

杨崇贵在脑中迅速地理了理自己在太原任职保卫指挥使工作的总结,一一说给了刘崇,刘崇边听边点头,待工作的事情说完,他又问起杨崇贵来太原后的私人生活,二人真是闲话家常了起来。杨崇贵稍一放松,刘崇的话锋又是一转,他问:“府州叛逃的事,你怎么看?”

杨崇贵一愣,然后才缓缓开口:“府州可能是因为微臣的缘故,对朝廷有所偏见,被周人趁虚而入,策动反叛。归根结底还是我的错。”

刘崇沉默了片刻,随即回答道:“终究还是朕没有将一碗水端平,让府州心态失衡,才导致这个结果。而且也让我对你心有芥蒂,如果之前我若是再多问问你的想法,王宇之事就不会出现了。”

“王将军的策略并无不妥,只是刀剑无眼,战场上时局变化太快,险中求胜无异于赌,赢了便能盆满钵满,只是这一次我们赌输了。”

“哎……”刘崇长叹一口气,遗憾之后,又以长辈的口吻问杨崇贵:“府州叛逃也有些日子了,我也忘了问你,你和赛花之间的婚约怎么办?”

陡然听到这个问题,杨崇贵全身一僵。这几个月来,除了阿武,没有人知道自己和折赛花之间还有婚姻的约定,因而也就没有人问起这个问题,杨崇贵自己也是一直在逃避,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杨崇贵没想到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人竟然会是刘崇。

刘崇看杨崇贵愣在那里,严肃的说:“我们和府州已经是势不两立了,你和赛花的天然立场决定了你们很难在一起。我希望你能认真地考虑一下,如果你真的想和赛花在一起,我可以放你离开。”

听了刘崇的话,杨崇贵有些触动,在这件事情上他没有太多的主动权,因而只能用不停的工作来麻,痹自己,让自己不去想这件事情。今日在刘崇提问下,杨崇贵不得不正面这个尴尬的局面,他思忖良久,满脸复杂的回答刘崇一句:“我不知道。”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呀!刘崇也年轻过,也能理解杨崇贵的心情,他今日回答自己“不知道”想来也是因为对大汉的忠,这叫刘崇终于下定了决心,去推动那件自己一直以来想要去做的事情:“崇贵啊,我有一个女儿,莹公主,我有意将她许配给你,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