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业为了对付卫融,找上了太子刘承钧帮忙,事情商定后刘承钧留下刘继业喝酒,在两人喝至微醺的时候刘承钧突然问起杨崇婧,刘继业瞬间又酒醒了,知道这恐怕是太子留下自己的真正原因。
刘继业想了想才温吞地回答道:“之前为了我,婧儿来回奔波,事了后,婧儿有些微恙,修养了几日,已经没有大碍了。”
刘承钧听了点点头,又问起杨哲:“最近没看到你那个侍卫杨哲?他是在照顾杨姑娘吗?”
关于杨哲这个身份,在和折赛花私下讨论过后,因为刘承钧的关系,觉得不宜继续再用,于是就准备宣称杨哲已经离开,折赛花今后以女装见人。
此时刘承钧问起,刘继业正好顺水推舟地说:“杨哲已经回麟州了,相比太原,麟州眼下更需要他。”
刘承钧听了眉毛挑了挑:“走了?有些可惜,我还想要来给太原府做捕快呢,他探案很有一手,之前你这个案子的突破口就是他发现的。”
刘继业心想果然如此,打了个哈哈说:“太子谬赞了,他不过是斥候出身,擅长套口供而已。探案什么的,那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刘承钧摇摇头:“算了,走了就走了吧。继业有空可以多来看看为兄,杨姑娘身体好了的话也可以带来,成天在家闷着,对身体也不好。”
刘继业表面上点头答应,心里却叹了口气:“如果不是因为太子殿下,婧儿那姑娘怎么可能在家里坐的住。”但这话当然不能说出来。
已经到了太原城外的耶律和古典看着远处巍峨的太原城,心中波澜起伏,此次出使是自己一力促成的,目的当然不是救卫融,主要还是为了萧啜里,她知道萧啜里是个只认自己命令的人,如果不是自己亲自下令,他一定会豁出性命去保护卫融。耶律和古典可不想为了一个卫融牺牲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将,只能自己赶来太原带回萧啜里。
同时,耶律和古典在来的路上收到了杨崇贵成为刘崇的假子,改名刘继业的事,本来还想看看有没有办法同时解决杨崇贵,如今看来,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只能暂且放下。
耶律和古典还在谋划时,一个侍卫过来,将一封信递给了耶律和古典。她展开信看过后冷笑一声:“愚蠢,真当汉国的人都是傻子,我这么着急赶过来,再蠢的人都会有所猜测,这种老掉牙的方法,也亏他们想的出来。”
一旁的侍卫侍女没有人敢接话,耶律和古典想了想说:“去回复他们,此计不可取,让他们做好准备,我进城那天,注意力都会在我身上,让他们从东城离开,在城外等候我们回返时一同离开。”
侍卫领命离开,耶律和古典摇摇头:“难怪卫融杀不了杨崇贵,这种主意,寻常人都能想到,破绽那么多,看来要杀杨崇贵还得靠自己。”耶律和古典想着,有没有什么方法给杨崇贵找些麻烦。
第二天萧啜里就收到了耶律和古典的回复,卫融看到耶律和古典的主意,也是没有想到,随即拍案叫绝,在所有人都以为自己会躲进使馆的时候反其道而行,直接出城,确实令人意想不到。
卫融确定按照耶律和古典的主意来做后,就开始开动脑筋思考具体怎么执行。此事说起来容易,坐起来却着实不易。卫融仔细思考着东城城门的格局和自己脱身的法子,很快就整理好了思路,又去找了萧啜里做点准备。
耶律和古典为了给卫融和萧啜里准备时间,以之前赶路太累需要休息为由,特意在城外多待了两天。汉国的人虽然不满,但碍于周在南面虎视眈眈,他们也要看契丹人的眼色,便只能忍受被戏耍的屈辱。
三天后,耶律和古典歇够了。
太子刘承钧带着满朝文武出西门迎接契丹使者。耶律和古典带的人虽然不多,但是这个阵仗却委实不小,耶律和古典高高在上,一派雍容华贵的样子,全然不似中原女子的内敛之风,这个女人是把所有的锋芒都写在了脸上。
刘承均看到耶律和古典的美貌,颇有些惊讶,但很快又收敛心神,向耶律和古典行礼:“恭迎辽国长公主殿下。”
耶律和古典此时反倒没有继续摆架子,客气地说:“见过汉国太子殿下,有劳汉国诸位久等。”
说完,耶律和古典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刘承钧身边的杨崇贵,也就是现在的刘继业,随即微笑着对他说:“杨将军好久不见。”
刘继业回了一个礼,但并没有说话,郑珙的死刘继业没有忘记,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也是杀害郑珙的凶手之一。更别说之前河外的旧恨,刘继业根本就不想理会耶律和古典。
一旁的谏议大夫郭无为对耶律和古典说:“长公主有所不知,杨将军如今已改名刘继业,杨崇贵之名已经舍弃,要叫怕是要叫刘将军了。”
耶律和古典轻声一笑:“可我还是更喜欢叫杨将军呢。”
户部尚书赵华在一旁打圆场说:“此事无妨,如果长公主殿下叫的顺口,就按您的习惯叫就好。”
耶律和古典仍然保持着无懈可击的微笑,但说出的话却让现场的气氛为之一冷:“我喊杨将军可不是为了顺口,而是提醒自己,自家哥哥是被这个姓杨的杀死的。我怕改了口,忘了这个杀兄仇人呢。”
刘继业听了这话,突然笑了:“我倒是不知道契丹太子是何人,我只知道掠我疆土、欺我百姓、残我田地者,杀之,不为过!”
耶律和古典没想到刘继业竟然敢如此回嘴,眼睛眯了起来,眼看现场气氛尴尬起来,刘承钧开口了:“长公主殿下,城外不是说话的地方,让我们先进城吧。”
耶律和古典看着刘继业冷笑一声:“你的小命暂且记下,早晚我要用你的人头祭奠我兄长。”
刘继业回以冷笑说:“那就眼看长公主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刘承钧不知道一向脾气温和的刘继业怎么会突然变得牙尖嘴利,转头向刘继业说:“继业,你今天先回府吧。”
刘继业没有在说什么,向刘承钧行了一礼,掉头就直接离开。
耶律和古典看着刘继业离开的身影眯着眼睛,刘继业的表现让他有些意外。之前在辽国,杨崇贵面对侮辱都是置之不理,根本不会有反应,更别说反击了。事出反常,耶律和古典觉得刘继业应该是故意的,若是故意,他难道有什么谋划……
耶律和古典低声轻笑,转脸看向一旁的刘承钧:“太子殿下,多余的人既然已经离开了,我们就进城吧。”
刘承钧之前听说耶律和古典与刘继业有仇还不以为意,如今看来这个仇可不小,不过眼下不是想这件事的时候,他的手臂一摆,对耶律和古典说道:“长公主请。”
耶律和古典也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微笑着随刘承钧一起进城。
而在距离长公主进城最远的一个城门,卫融与萧啜里两人正谨慎的观察着城门的卫兵。如同他们所预料的,为了保护耶律和古典,大量的守卫被派往了西城,东城的守卫少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想要顺利地混出城去,还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
东城这边走来了一个推着小车的商贩,手上不稳,车子倒在地上,一车的水果滚落在地,不少出城的人看到眼前一亮,都冲上去要捡水果。城门前顿时一片混乱。守卫们冲上前来控制秩序。
而卫融并没有趁机离开,这只是第一步,此时反倒是守卫警惕性最高的时候,城门前还有几个守卫没有动弹,关注着往返的行人,能看得出几人握着兵器的手都攥紧了几分。很快卫融就看到自己熟悉的那个身影走了过来,所有的守卫都集合了过去。
此人是城门司的一个辅官,今天城门司高级点官员都在西城守卫,这个卫融的暗子,如今派上了用场。
城门前的秩序很快被控制住了,守卫都被那个辅官集合在一起训话。
卫融给萧啜里打了个招呼,两人看似正常,却极快的走向城门,趁着守卫被训话的空档,走出了城门,出城前与那头领两目相交,微一点头,卫融就这样走出了太原城。
卫融回头看了一眼太原城,自己恐怕再也回不来了,今后自己会终老辽国吧?他摇摇头抛掉这点无谓的情绪,卫融跟着萧啜里向之前定好的藏身地点走去,现在他想好好吃顿饭。
东门发生的骚乱虽小,却很快就传到了刘继业耳中。
刘继业本能的觉得此事有问题,便带着护卫驱马赶到东城门。等他赶到时,东城门早已经恢复了秩序。仔细地询问了守卫,谁也没有发觉不妥,他夸奖了守卫迅速平息骚乱的表现,并喊来及时赶到的辅官勉励了几句,待辅官离开后,刘继业带着疑惑审视着东城门的行人,想要看出什么端倪,却没发现背对着自己的辅官脸上正泛着嘲讽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