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菀娘正准备做些什么转移一下翠花的注意力,正巧看到他们走到了一处施粥棚,这个粥棚是张知府体恤那些无家可归的乞讨之人,用施粥来帮助他们度过这寒冷的冬天。
为此,张知府的名声,可是在民间乃至乞讨人之中是一片大好的。甚至连带着他的准女婿赵秋汀都好了不少。
林菀娘看着排着长队的乞讨之人心生怜悯,在乌木城中便有如此之多的无家可归之人,或者是一些难民们,若是在其他城中,怕是会只少不多。
即便是这样,不可能每一座城,每一个地方的官员都会像张知府,这样乐善好施派出粥棚来。
而此时她又看到施粥的旁边又排着长长的队伍。林菀娘心里嘀咕着。“那边是医师与小童给百姓义诊的所在之处了!”
她站在原地,仔细瞧着那正在给人号脉的小童,那双眼下明晃晃的乌青,以及已经凹陷进去的脸颊都向林菀娘表示着,这些日子小童过的有些艰难。
林菀娘向着小童的方向走过去,一旁的翠花连忙跟上。小童正焦头烂额的给一位脸上生了疮,还在啼哭不止的小儿看着病。
他似乎有些应付不来这啼哭的小儿,小儿的哭声让他更加的手忙脚乱。林菀娘走到小儿跟前,从怀中掏出一包糕点,轻声细语的安慰着小儿。
“莫哭,这个小哥哥是在帮你,看一看你身上有哪些不舒服,你若是不哭了,姐姐,便把这包糕点送给你,这可是姐姐最喜欢糕点了。”
小儿见面前漂亮的小姐姐正拿着香气四溢的糕点,还见林菀娘正不停地逗着他,逐渐的不哭了,还要伸手去拿林菀娘手中的高点,林菀娘顺势将糕点递给了他。
抱着小孩的妇人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那小童抬起眼看了林菀娘一眼,便又将注意力放在了小儿身上,妇人拿起糕点掰了一点喂给了小儿。
小儿笑呵呵地将糕点细细嚼了才咽了下去,林菀娘见状,笑了笑说,“还真是个细心的人,懂得将糕点细嚼慢咽后,再吃下去。”
此时小童发话了:“他没什么大碍,脸上的疮也是冻疮,平时注意保暖便好,待到冬天结束,春天来时,他的脸上的疮会结疤,此时莫要让他用手去抠。”
“留了疤就不好看了,我给你开些药,你捣碎了,抹在他的疮口上,过几日便会好了。”妇人抱起小孩,给小童连鞠了好几个躬。一边撅着身子,一边说着感谢,小童将药方递给妇人,妇人便急匆匆的抱着小孩走了。
下一个人则连忙坐在了小童跟前,根本没有时间给林菀娘与小童说话,林菀娘也不着急,站在一旁看着小童对来访的病人,一个接一个的问出了他们的病因,给出了他们解决方案,开出了药方。
此时林菀娘发现有的抱着小孩儿或者是老妇人来看病时,小童是一文不收。若是一些身强体壮的男子来看病,男子在走之前会放下一些银两,只是那银两远比不上在贺之堂时,给人看病时所收的钱。
“小姐,你看!他这收钱还是只收壮年的!”翠花在一旁发现了端倪,悄悄的趴在林菀娘身边说,只是她的声音确实没有收敛,倒是让小童听见了。
小童又看了林菀娘一眼之后也并未多说什么,反倒是正在看病的那个老人说。
“是呀,姑娘,这个小童心地善良,知道我们这些人不会有太多的钱,也就是只收壮年的钱,若是一家子人来看,只收一人的钱,心善的很。”
小童听闻老人的话,耳朵红了红,有些慌乱,但还是一本正经的在看着,并未受到过多的影响,林菀娘细心的发现了小童的变化,抿着嘴笑了笑,却又收到了小童一记警告的眼神。
林菀娘抿着嘴没说什么。等到正午时施粥的那一方已经换了别的人来代替之前的人施粥,而小童这边却依旧是他一个人。
小童面前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一个大娘佝偻着背影,坐在了晓彤面前,用她颤颤巍巍的手拿起一个包袱,放在了小童桌上,小童看了一眼,转过去。
“我不收您的东西,拿回去吧。”老人说:“这里面是我在家烙好拿过来的馍,你吃两个吧,为我们忙了一上午了,你连口水都没有喝,现在吃个馍缓缓吧孩子,莫要累着了!”
老夫人的话一出,后面跟着排队的人也接连应和着有人说:“累了一上午,赶紧歇歇吧。”有人说“你吃口饭的时间,我们还是等的起的,莫要急。”
小童看着大家的劝说,还是将老夫人的包裹退回到了老夫人面前说:“大娘吃的你还是拿回去吧,我自己有吃的,若是你们不嫌弃,我吃两口,给你们看一个人可好?”
大娘还要推脱。小童便拉过她的手,直接号上了脉。“大娘,你若是再说,我这饭也不吃了。”将药方送给大娘,之后下一个人便不再上前了。
小童看着状况,伸手探入怀中,拿出一个油纸,里面包着的是两个油饼。小童拿出一个油饼胡乱的咬了两口,一抹嘴就说:“下一个人。”
下一个人见状才走上前来坐到小童面前,之后便是一口饼,一个病人,直至小童将油饼吃完。
“小姐,你说这小童这般做是为了什么?”翠花有些不解,这小童银子收的那么少,力倒是也没少出。
“为了什么?自然是菩萨心肠,天下众生,悬医济世,积善行德,普救众生。”林菀娘的说话的声音也不小,小童自是将林菀娘的话听进了耳朵里,他瞅了一眼林菀娘,并未说什么。
翠花抬头看着日头到了天空的正中央,低声询问是否要去吃午饭,林菀娘摇了摇头,嘱咐了什么,翠花应了一声,转身便离开了。
过了许久,翠花提着两大个菜篮一路小跑地跑到林菀娘的身边。林菀娘点头示意,翠花便将菜篮放在了地上,掀开遮着菜篮的布。
里面竟是一排排的烧饼。另一个菜篮中掀开也同样是烧饼,林菀娘提起一个与翠花一同将篮中的烧饼接连分发给了正在排队中的人。
“现在已经是晌午,大家排队至此,想必已是许久未进食,现在太阳虽没有那么毒辣,但不及时吃些东西还是不行的,小女子同丫头买了些烧饼,分与大家,还望大家莫要嫌弃。”
林菀娘一边说着,一边将烧饼递到排队的人手中。有些人是饿极了,拿起烧饼便急忙塞进嘴里,而有些人则将烧饼握在手中,掏出帕子,将烧饼包在其中,又小心翼翼地放回怀中。
林菀娘见状又塞了一个烧饼到那人手中,那人感激地看了林婉娘一眼,随即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小童看到了队伍中的骚动,并没有任何言语,只是依旧将手中的药方递给病人,下一个继续搭脉问诊开药方
太阳逐渐偏西,直至落山,小童面前的人才逐渐散去,而旁边的粥棚早已停止了施粥,空旷的地方,只留下小童一人。
小童慢吞吞的收拾着散落的笔墨以及问诊的工具,此时林菀娘走上前来坐在看病的椅子上,将手中的油包放到小童的面前,小童看了她一眼,问:“这是什么?”林菀娘示意小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