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个传说,到底以前是啥人建的这个村子谁也说不清,不过现在村里就都是汉人了。不过这村子,最出名的,还是穷……”
张永强说完,我们三个都不知道咋接下去了。
关于穷的记忆,我这个年纪多少赶上一些尾巴,印象中特别小的时候光吃大米白面还吃不饱,每年要吃一段时间的粗粮。
那时候吃粗粮可不像现在,是为了健康,那时候是真穷,大米白面不够一年吃的,只能拿出一部分换成粗粮,这样才不会饿肚子。
不过那个记忆很短,后面记事儿的时候,虽然油水也不多,但是吃上就没啥大问题了。
穷能穷到什么程度?
张永强跟我们说,这个村子以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嫁到这里,一个村子好多都是光棍,到后面只能花钱从外面买媳妇。
村里的房子,有很多还是前清民国时期的,而且还不像其他地方那种某某大院一样,青砖红瓦,气派十足,都是些土坯房,有些都快塌了,也花不起钱来修。
最近这些年稍微好了些,一个是路修通了,另外一个就是附近有煤矿。
煤矿这东西真的让当地人又爱又恨,对于大部分没有能力承包煤矿的普通人来说,附近有煤矿,就代表着多了一个打工赚钱的渠道。
下井的风险实在太大,不少人都愿意在矿上干一些打杂的活计,虽然赚的钱少了,也总比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的强。
但是还是没有人愿意嫁到这个哑忽洞来。
最近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呆在村里,开始往外走,打工的打工,做小买卖的做小买卖,总之都不想在这个山旮旯里混日子了。
张永强一脸的愁容,自家闺女八成就是在哑忽洞了,但是是不是有可能被人拐卖到了这里当媳妇?
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太可能。
赶紧出口安慰张永强,他闺女是本地人,虽然脑子不是特别清醒,但是说话什么的都没问题,关键是她口音是当地口音。
张永强家里到这里才几十公里,口音虽然有区别,但是都能听懂,而且彼此一听,都能知道对方是哪儿的人。
那些买媳妇的,从来没听说过买本地人的,那些拐卖人口的,也都恨不得卖到上千里之外的山沟沟里,这样暴露的机会才最小。
张永强也是见过世面的,听了我的分析,点了点头,不过脸上的愁容一点儿都没有减弱。
不管怎样,张家在这边根本就没有认识的亲戚朋友,张家的闺女如果真的在这里的话,绝对不会是啥好事儿。
等待他天亮的这段时间,我跟叶子一直没有睡,倒不是担心有啥危险,这边的山里林子不多,野兽就算有也没啥大动物,不外乎野兔野鸡之类的。
主要是因为张永强,这个坚强的汉子,眼瞅着要找到自己闺女了,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已经到了极点,我们都怕他情绪有啥不稳定。
我们哥俩算是轮流陪着张永强聊天,抽着烟烤着火。
那边的佟卓瑶就披着毯子,忽闪着眼睛瞅着我们俩,开始的时候还带着一些疑惑,不过过了一会儿就明显咂摸出味道来了,知道我们是在开到安慰张永强。
这回看向我们俩,尤其是叶子的眼神儿总算缓和了一些。
终于这姑娘折腾了大半宿,体力精力终究不如我们两个小伙子,歪着头打起了瞌睡。
叶子一边抽烟,一边脱下身上的棉大衣,披在了佟卓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