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34通天饭

到了门口一看,是几个穿着打扮看起来也是捡玉人的家伙。

不过这些人的口音,跟张把头和张永强他们的口音,就有些不一样了,显然不是一个地方的人。

我和叶子都是燕赵人,三晋的口音我们听的出来,但是内部口音区别我们就不大整的明白了。

这些人的口音,却是中原一带的。

身上穿着的都是那种户外的衣服,虽然没啥牌子,但是基本的防水防晒功能还是有的,有些人早晨有点冷还带着毛线帽,不过帽子上却架着墨镜。

这些墨镜可不是装酷用的,张把头给我说过,戈壁滩里面,气候干燥,日头特别毒,光线强烈,长时间在那样的环境下,人的眼睛会受不了。

遮光镜算是在戈壁滩上长时间捡石头的必备装备了。

总之这些装备,让原本都比较土气的捡玉人,看起来有一种跟职业不符的洋气的感觉。

但是此刻,这些看起来相当洋气的家伙们,却嚷嚷着彼此家乡的方言,在门口拉拉扯扯的吵架。

我听了半天才明白过味儿来,感情这些果然也是一队捡玉人,只不过以前似乎就跟张把头他们不太对付。

眼下过来吵闹的原因,居然跟我和叶子有关。

原来这些捡玉人之间,似乎有些协定,就是不会轻易的扩张队伍。

戈壁滩虽然大,但是捡玉人多了,这个营生,早晚就得废掉。

最近几年,见到和田玉之类的撞大运的事儿,已经很少出现了,说白了就是捡玉人多了,戈壁滩上的资源有限,消耗得太快了。

现如今,这些捡玉人为了能捡到更好的石头,只能不断的深入戈壁,风险也是越来越大。

所以这些年,各个捡玉人队伍之间,慢慢碰撞出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如果要增加新人,一定要经过其他队伍的同意。

当然了,张把头的队伍,这次有人没来,所以也有空出来的名额,只不过只空出来一个,剩下的一个张把头正在跟这些人掰扯呢。

我和叶子都专心的听着,只要有什么话茬我们能插进去,肯定就开始帮腔了。

可惜的是,现实让我们无比尴尬。

我们是很积极啊,憋着劲儿要吵架呢,但是张把头和对面中原一带的那伙捡玉人的李把头,之间吵的,都是些我们听不太明白的规矩。

短短十几年时间,捡玉居然已经发展碰撞成一个初具规模的行业,有了不少自己特有的规矩。

当然其中很多规矩,在我听起来,跟“一根杆秤,两只箩筐,走户穿巷,收旧拾荒”的捡破烂儿的,有些类似。

但是这话我不能直接问啊,感觉说出来有点儿伤人自尊。

张把头这边还好,大家比较熟了,老西儿特有的精明与实在的混合气质,也让这伙人不太在意这个。

但是对面那些人,明显就好面子多了。

讲了半天,最后的解决方式,似乎是由张把头这边,主持一个什么仪式,如果没听错的话,好像叫做通天饭。

我和叶子都没听过这档子事儿,实在是插不上口,只好等到两拨人吵架吵出个结果之后,再去打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