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身戏服我之前还见过,只不过是很久之前了。
我们那边有不少地方,风俗跟关外挺像的,日常娱乐也不像唐山一带的评剧莲花落子戏之类的,大部分都是扭秧歌,看二人转。
不少二人转戏班子,里面据有人穿这样的戏服。
这些人平时都是跑一跑红白喜事,没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就是普通的农民。
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不少村里的大队部,会花钱请二人转戏班子到村里来演戏,热闹上几天。
以前农村的娱乐非常少,过年来了二人转戏班子,可是一件大事儿。
全村的男女老幼,有空的都会去捧场。
演出的戏码也都是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戏剧,比如《小寡妇哭坟》之类的。
现在这类戏班子,越来越少了,主要是农村的娱乐也丰富多了,不像以前,连个电视机都做不到一家一个。
但是到了现在还剩下的二人转戏班子,那就不是普通农民了,而是相对专业的戏班子。全年都在华北东北各个乡村“巡演”,哪儿有人请就去哪儿。
演出也不光是二人转,也有流行歌曲,还有跳舞的,个别地区表演的节目比较三俗,当时也没什么人管。
东山厂这边,最近正在农忙时候,但是酒葡萄收获快到尾声了,挺主人家聊天的时候提到,已经请好了二人转班子,正在搭戏台,等到过一两天都忙完了,全村人乐呵乐呵。
不用说,这个戏班子也是老胡头儿找来的。
而这个徐九婴的人,居然就藏身在戏班子里头。
也不知道这人是不是神经病,居然穿着一身戏服,大半夜的就上了山。
这会儿离得近,我看清楚这人手上拎着的棍子,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法器,而是一根挺粗的螺纹钢。
有可能是搭戏台的时候用到的东西,但是现在被这个满脸阴笑的瘦子拎在手上,却显得杀气腾腾。
胡老头儿已经快疯了,满脑门子的汗,“大师大师,你要是要钱的话,我身上还有两千一百二十三块六毛钱,都给你。”
我去,这应该是上山之前,从我和叶子这儿敲诈到的,这老混蛋,居然几毛钱都记得清清楚楚。
瘦子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都没怎么变化,只是抡起手里的螺纹钢,一下子就朝胡老头儿身上砸过去。
胡老头儿到底岁数大了,尽管比同龄人灵活得多,但是还是被钢筋头划到,到底是没躲开。
被砸到的地方,是老胡头儿的一条腿,老家伙顿时就跑不动了,捂着大腿在地上打滚。
我正瞅着呢,没想到这个瘦子却不再管老胡头儿了,而是用一双阴冷的眼睛,看了看我和叶子所在的山洞。
坏菜了,这鸟人要先整我们,没想到还真是抢在了老胡头儿的前边。
“我说叶子啊,阵法咋样了?我有种不祥的预感,那家伙要朝我们下手。”我正问呢,回头一看叶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子。
叶子刚才还是一脸的专注,好像挺有信心的样子。
但是现在,却愁眉苦脸的,鼻子眼睛嘴巴都快拧到一块儿去了,那一张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不用问了,这个阵法,肯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破解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