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一想,还真有可能。
之前我已经在网上,包括燕赵大学的图书馆,了解过关于孤竹国的信息。
孤竹国最有名的就是伯夷叔齐,商朝灭亡之后,作为商人的同族,孤竹国君不食周粟而死,饿死首阳山。
孤竹国灭亡的年代,要比鲜虞国灭亡的年代早上那么几百年。
孤竹国的祭祀在国灭之后,跑到同为商人后裔的鲜虞国去混差事,也是完全可能的。
也就是说,无姓后人在无极县鲜虞故地的可能性,确实挺大的。
查好了资料,又看了一下从津门到省城要怎么坐车,等查完这些,天都快亮了。
在宾馆勉强迷迷糊糊睡了两三个钟头,第二天上午八点多钟,我和叶子就急匆匆的赶到津门汽车站,坐大巴直奔燕赵省城。
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可不近,路上差不多就要五个钟头。
我跟叶子胡乱吃了点儿早餐,上车继续睡。
到省城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下午两点多,我跟叶子连正经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就在路边找了个小餐馆,买了几个驴肉火烧,急匆匆的赶往运河桥客运站。
从省城到无极的车就比较多了,距离也近,差不多一个钟头出头就能到。
叶子到省城的次数比我多,无极也去过,对这一带比我熟,剩下的路基本上就是叶子带路了。
五点前我们就赶到了无极县城,一整天的舟车劳顿,坐车坐得都快吐了,加上昨晚上没睡好,实在有些撑不住。
在县城里面打听了一下西侯坊,知道这个地方距离县城不到二十公里远,随便租个车子就能到,这才放下心来,在县城找了一个宾馆。
该吃吃该喝喝,老老实实的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这才打车直奔西侯坊。
其实出发之前,我和叶子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小雨点儿确实留下了线索,但是也仅仅是个地址而已。
西侯坊村我们打听过,是个不小的村子。
华北平原上面的典型村庄,跟很多地方偏山村的地方不一样,村庄的规模都相当大。
一般的农村,大概有上百户人家就算不小了,我老家的村子能有七八百户人家,在当地已经算比较大的村子。
但是在省城附近华北平原上,很多村子都是一两千户人家,大的都有上万人,规模已经赶得上一些镇子。
西侯坊就是一个挺大的村子。
这地方以前据说有个汉代诸侯王后人的陵墓,所以早前叫西侯陵,后来慢慢变成了西侯坊。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个地方是剪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无极剪纸的发源地之一。
以前我虽然对剪纸感兴趣,手艺也不错,但是对剪纸艺术在全国的分布啥的,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但是自从去了一趟香洲,学到了壮家剪纸的一些技巧和素材之后,发现各地的剪纸流传,其实是阴阳剪的宝库。
等到了西侯坊的时候,我和叶子直接开始找人打听,这里有没有姓无的人家。